当前位置:
市政府工作部门>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市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001008009005001/2004-114287
组配分类 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04-04-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04-04-02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号:[ ]

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323日在舟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舟山市市长  郭剑彪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很不寻常的一年,我们克服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五十年一遇特大旱情带来的严重困难,取得了舟山发展史上令人振奋的好成绩。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围绕发挥“六大优势”、推进“六大建设”,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克难攻坚,务实拼搏,全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喜人局面。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超过年初预期目标2.5个百分点,名列全省各市第2位,人均达到17633元,突破2000美元;财政总收入19.0亿元,增长20.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亿元,增长31.8%;工业总产值240.1亿元,增长26.3%,工业化水平由上年的29.7%提高到32.1%;港口货物吞吐量5722万吨,增长40.7%;接待国内外游客645.1万人次,增长2.1%;地方外贸进出口总额6.2亿美元,增长25.1%;实际利用外资(新口径)1755万美元,增长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0亿元,增长5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1亿元,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3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分别增长11.2%和7.7%;净增城镇就业岗位5226个,城镇登记失业率4.1%。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取有力措施,防非抗旱夺得新胜利。上半年的非典疫情给我市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全市旅游业及相关行业遭受重创,招商引资、内外贸易等商务活动也受到严重影响。面对非典疫情,我们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及时采取“严防输入,阻止蔓延”方针,“堵、防、控”并举,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城乡联动,群防群控,确保了舟山非典疫情零记录;在经济工作上,趋利避害,主动应对,实行了相关行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下半年又遇特大旱情,全市三分之二以上住人岛屿供水告急。面对旱情,我们及早部署,及时启动抗旱应急预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建设抗旱应急工程,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合理调配水资源,适时启用大陆引水工程,积极争取水资源流量指标和抗灾资金,保证了缺水岛屿的淡水供给。努力把非典疫情和特大旱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使全市经济在困境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发挥特色优势,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我们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主动接轨上海”两大战略决策,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主线,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确立舟山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争取省里对舟山的大力支持,围绕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与港口开发、海上运输、大宗货物储运加工等舟山优势特色产业,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被省委、省政府采纳,并体现在《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和省级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中;先后完成了《舟山本岛及周边岛屿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环杭州湾产业带舟山发展规划》、《舟山市发展临港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纲要》、《舟山临港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各种扶优扶强政策,大力培植特色产业、临港工业,继续鼓励个私经济、家庭工业发展,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出现全新局面。工业经济速度效益同步提升,规模工业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力量。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53.5亿元,增长26.6%,占全部工业产值比重达到63.9%,实现利税11.4亿元,增长32.3%。临港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秀山造船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中远(舟山六横)大型修造船等一批项目引进工作进展顺利。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老塘山港区三期工程竣工,洋山深水港、册子原油中转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金塘岛大浦口集装箱泊位、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万向成品油中转、舟山本岛马岙港区开发等项目已着手前期准备工作。整体推出舟山旅游品牌,大力打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城市形象,成功举办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观音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各项工作,旅游业在克服困难中稳步发展。积极引进市外航运企业,大力扶持本地企业,全市运力达到90万吨,比上年净增20万吨。

(三)狠抓渔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积极稳妥地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双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共报废拆解捕捞渔船483艘,核减马力4.7万千瓦,有2746名渔民转移就业,超额完成年度调减目标。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试点工作取得成效,被征地农民和“双转”渔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建立并实施渔业捕捞准入制度,稳步推进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业的发展,渔业捕养结构进一步优化。贻贝、大黄鱼、梭子蟹、南美白对虾等优势养殖产业带逐步形成,养殖种苗和饲料的科技攻关初见成效,大洋性远洋渔业项目进展顺利,地方远洋渔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水产品产量124.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海水养殖产量达到11万吨,增长30.7%;远洋渔业产量16.8万吨,增长26.2%。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工作,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盐业生产稳定,盐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

(四)强化招商引资,内外开放跃上新水平。以发展海洋特色产业为主导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配套政策,明确责任,积极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内外许多大集团、大公司纷纷来舟山考察、洽谈或签订合资、合作、开发项目,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3个,引进市外项目98个,招商引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实际利用国内外资金6.33亿元。重视做好外贸工作,通过强化外贸产品质量管理,加大出口企业政策扶持,大力培育出口主体,实施多元化战略,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扩大了出口,地方外贸出口总额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5%。对外经济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国外经济合作、外派劳务、境外投资等工作又有新发展。积极做好开放工作,开放范围调整审批取得重大进展,舟山港对外开放范围从原360平方公里增加到720平方公里。

(五)完善发展环境,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大陆连岛一期主体工程圆满完成,老塘山三期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主体完工,舟山中心渔港一期、三江车渡码头、普陀山候船大厅完成建设,舟山岛际航空6个直升机场顺利竣工;舟山发电厂2号机组提前安装,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基本完成省市确定任务;城市防洪、海塘建设、海岛饮水解困等水利项目如期实施,展茅平地水库开工建设,马目黄金湾调蓄水库等重要水源项目着手前期准备工作,钓浪、小郭巨、仇家门、大小洋山等水利围垦工程全面启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临城新区开发全面铺开,新城大桥等17项新区桥梁和道路市政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市行政中心主楼提前结顶,一批部门办公大楼开工建设。人防工程建设有较大进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和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城市面貌又有新的变化。发展软环境日益优化。实施了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各级办证中心的服务功能。建立了市级工业园区投资管理委员会,实行工业项目全程代理服务制。加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建设“信用舟山”。

(六)推进就业社保,群众生活又有新提高。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增加就业资金投入,增强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5489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实行市、县(区)、部分乡镇(街道)三级用工信息联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继续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加大失业保险服务力度,进一步稳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出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政策。健全困难群众长效帮扶机制。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达到11705人,比上年净增2311人。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行城乡孤寡老人的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70.3%和67%。全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补助支出达到2046万元,比上年增长69.1%。

(七)实施科教兴市,社会事业取得新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各类科技项目421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级135项。新批5家省级区外高科技企业,19家企业通过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审定。加快教育资源调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大力拓展职业教育,组建了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筹)和舟山职业教育集团。加快推进新世纪海洋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各类紧缺人才。认真总结吸取非典经验教训,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卫生体制改革,启动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加强基层文化体育事业,成功举办了市九运会和首届中国舟山渔民画艺术节。市本级广电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加大各项社会事业投入,浙江海洋学院二期扩建等一大批科教文卫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编制了《舟山生态市建设规划》,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等工作取得新的进步。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实施,人口出生率继续保持在全省的较低水平。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成效显著,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评。双拥工作又有新进展,第4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强,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承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质量有新的提高。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反腐倡廉不断深入,大案、要案依法查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和加强,审计、统计、档案、史志、气象、老龄、慈善、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中共舟山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渔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向驻舟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向省部属驻舟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2004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加快实现“十五”计划,推进舟山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一年。认真分析并把握形势,扬长避短,抢抓机遇,对于我们做好新一年的工作,保持我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及今后几年,我们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从宏观经济大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区域转移;国内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将显著提高,大进大出和重要战略物资储运业的发展使舟山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从周边地区发展态势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周边城市在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正在努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尤其是从陆域空间向海洋空间延伸,寻求产业配套,合作建设基地,这为经济结构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异构性的舟山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发展海洋经济、接轨上海、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等重大决策及对舟山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为我市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舟山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期、机遇期。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水、电、土地、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供给日趋紧张,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渔业转产进入攻坚阶段,渔民转业困难较多,渔农民增收缓慢;在城市化、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安全事故隐患还比较多;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行政效能不高。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定清醒,扎实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努力推动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和“五个坚持”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六大优势”,推进“六大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高度重视民生民计,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建议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增长13%,力争200亿元;工业总产值288亿元,增长20%,力争300亿元;地方外贸进出口总值6.6亿美元,增长6.5%;港口吞吐量6000万吨,增长5%;旅游接待人数775万人次,增长20%,旅游总收入43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15%;新增城乡就业人数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确定上述预期目标是积极的,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些目标。对此,我们要倍加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倍加维护良好的发展局面,努力引导好、发挥好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全市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倍加正视前进中的困难,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保持经济在更好的平台上顺畅发展;倍加弘扬求真务实和勤政为民的作风,做到少说多做不张扬,踏实工作不浮躁,勤勉敬业,实干兴市。

三、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

舟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把有特色的产品做优、有条件的企业做大、有优势的产业做强,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主攻临港工业。深入做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完善扶持政策,抓好大基地、大项目、大配套,全力推进船舶修造、水产品精深加工、纺织机械、临港石化等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快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大力促进中远(舟山六横)大型修造船项目、扬帆集团扩建工程、秀山造船二期工程、马峙船坞工程等一批大型修造船项目建设,积极扶持一批投资亿元以上临港工业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努力促成大型火电、精细化工等项目。积极扶持和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及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做大配套工业,努力拉长产业链。整合、提升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快和规范重点工业区块、专业区建设,提高工业的集聚效益。强化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设进度、环境污染、产出效益等管理,严格土地、岸线资源审批和使用,切实防止圈地、圈岸线和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等现象发生。进一步引导各种投资主体加大工业投入。继续完善担保机制,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工业,不断拓宽工业融资渠道;继续实行扶优扶强政策,鼓励规模企业增加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后劲;认真贯彻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继续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个私经济和家庭工业发展。

提升第三产业。抓住国家把舟山纳入我国大宗货物“海进江”港口体系的契机,围绕打造全国重要战略物资储运基地目标,加快舟山、宁波港口资源整合,加大港口开发力度,完善港口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港口服务业,努力建设长三角现代化物流中心。大力促进油品、煤炭、矿砂、粮食、木材、化工品等储运中转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长峙万吨级货运码头,抓好马岙港区、老塘山四期等临港配套码头前期工作。加快金塘大浦口集装箱泊位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设立水产品公共保税仓库,努力拓展水产品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新空间,促进港口贸易有突破性的进展。加大对航运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重点培育地方航运龙头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海内外航运企业,确保今年运力净增10万吨,力争20万吨。高起点做好舟山群岛旅游资源整体开发规划,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打响舟山群岛的旅游品牌,全面推介舟山“海天佛国、渔都港城”整体形象,积极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围绕“游客四季均衡稳定增长”这一目标,深度开发佛教文化、滨海休闲度假、饮食文化等三大旅游精品,继续办好三大节庆活动。发展岛际航空、海景房产、生态小岛、游艇垂钓等休闲特色旅游,建设具有海洋特色的多功能海岛旅游度假区。积极探索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做大做强旅游业。大力推广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形式,加快改造提高商贸等传统服务业。

调整渔农产业。按照“调优调强、增收增效”目标,坚持“捕、种、养、加、销、培”并举,加快发展现代渔农业。继续调整捕捞结构,严格执行捕捞准入制度,稳步推进渔民转产转业,计划报废拆解渔船300艘,转产转业捕捞渔民1500人。加快优势水产品养殖产业带和标准化建设,推动水产养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绿色环保型转变,提升海水养殖业的整体水平。积极稳妥发展远洋渔业和对外渔业经济合作,远洋渔船达到225艘。加快实施大洋性远洋渔业项目,争取批准建造6艘金枪鱼钓船,努力促成斐济远洋基地项目,巩固发展北太鱿钓业。大力发展面向国内外超市的水产品来料加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五个二”特色农产品产业。因地制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深度加工和扩大流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发展和扶持新型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承包流转机制,培育种养专业大户,提高渔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重视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加强渔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重视渔农业标准化工作,着力提高渔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强结构调整和盐政管理,努力提高盐业生产效益。

发展重点区域。紧紧抓住“一本岛二县城三大岛”这个龙头,突破重点,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舟山本岛经济核心区的主导作用,加快产业调整,合理产业布局,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加快临城新区市政设施和各功能区建设,改造提高定海、沈家门城区市政功能,启动定海海滨公园和普陀鲁家峙大桥建设。搞好本岛北部土地、岸线资源的规划和整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临港工业和现代渔农业,逐步把本岛北部建设成为重要的临港产业带。加快推进高亭、菜园两县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稳步实施城市形态的空间扩张,加快岱山、嵊泗本岛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金塘、六横、衢山三大岛开发。按照省总体部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加快金塘港口资源和整体开发。加大六横岛的开发力度,抓紧做好六横引水、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船舶工业区块建设,努力争取重大项目落户。深化衢山岛规划研究,搞好港口资源整理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加快衢山与洋山港的产业对接,着力做好大宗货物储运加工、水水中转文章。

四、优化环境,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舟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对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努力改善生产要素供给,缓解基础设施压力;对外必须努力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大陆连岛工程建设,在完成一期工程的同时,开工建设金塘大桥和西堠门大桥。继续抓好干线畅通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和绿色通道工程,进一步推进本岛和经济大岛公路主干线建设,完善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加快建设供水安全体系,着手规划舟山本岛大陆引水第二通道,抓紧做好岱山从舟山本岛、嵊泗从上海引水及金塘、六横大陆引水工程的各项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展茅平地水库、马目黄金湾水库等水资源战略储备工程,重视海水淡化的开发和利用。在完成舟山电厂2号机组的基础上,加快启动新机组建设和农网改造,做好用电保障工作。加快实施钓浪、小郭巨、东港二期、仇家门、大小洋山共3.4万亩海涂围垦工程,启动钓梁促围工程。鼓励乡镇改造废弃盐碱地,加大开发宜农荒地力度,用足用活土地整理优惠政策,促进土地集约使用,增加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单位土地的容积率、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着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编制完成《舟山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对全市资源整合、空间发展作出科学布局。编制完成三大岛总体规划和重要地区详细规划及景观设计,通盘考虑城市规划建设,统筹安排重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配置利用。以临城新区开发为重点,加快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全面提高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档次,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社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机制不活、资金短缺问题。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行为,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大岛建、小岛迁”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力推进本岛城乡一体化、大岛城镇集约化。编制小岛迁移规划,完善居民搬迁政策,加快荒岛开发、保护和利用。

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稳步实施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区分性质,分类推进。启动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简政放权原则,重点清理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审一核制、告知承诺制、备案制等新型审批方式,强化各级办证中心的服务功能,完善市、县(区)、乡镇三级办证中心联动审批机制,建立行政审批投诉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投标中心。大力培育各类行业协会,健全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深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养老保险扩面力度,继续推进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工作。加快实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双转”渔民、失业职工多形式就业路子,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群体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培育和扶持有条件企业上市,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大力引导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扩大私人投资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

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继续实施扩大舟山开发开放战略,力争完成全市61个岛屿和区域对外开放,认真编制好舟山口岸“十一五”规划,尽快完成舟山港发展规划和对外开放范围调整工作。参与雅典世界海事大会,举办亚太地区海洋生物技术大会暨海洋经济论坛等国际性重大活动,整体推介舟山。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调整招商引资方式,搞好专业招商、项目招商、公司化招商。重点引进环境污染少、产业带动力强、对地方贡献大的大项目、大企业,同时重视引进有利于就业、有利于渔农民增收的项目和企业。抓紧投资开发前景好、成长快的项目,注重以土地、岸线、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项目合作,分享重大项目的成果。进一步扩大外贸经营队伍,推动更多企业获得外贸进出口经营权,培育获权企业提高外贸经营能力。深化外贸流通体制改革,推进从收购制向代理制转变。积极应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努力保持良好出口势头。大力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推动优势产业到境外投资并设立生产基地。扩大对外劳务合作,继续做好海员、渔工劳务外派工作。顺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潮流,以产业、基础设施、生产要素等方面为重点,全方位推进与上海的接轨,积极开展“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

五、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舟山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致力于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致力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

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目标,分解落实《舟山生态市建设规划》各项任务,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业污染防治、矿山生态恢复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工业废水达标率达到88%,城区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20%和60%,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处理率达到15%,建设生态公益林5万亩。坚持海洋和陆地生态环境并重,启动建设工业固体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焚烧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鼓励发展绿色企业,建设生态园区,倡导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走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决不以牺牲舟山的生态环境来赢得经济一时的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浙江海洋学院等本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办好科技创业园区,努力提升我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启动企业软件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全面完成浙江海洋学院二期扩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筹)和舟山中学科技主楼等重要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办好千荷实验学校。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舟山市2004-2006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今年着重抓好人才公寓、全社会职业技能比武、急需和紧缺人才合作培养等实事。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到2006年底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到8万人,各级各类技工总量达到6万人。全面推行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努力办好乡(镇)一所中心卫生院,推进“六位一体”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各类疫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快建设中国舟山海岛风情文化村、舟山文化艺术中心、定海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和舟山市体育文化公园。进一步发挥舟山海洋文化优势,挖掘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和体育事业,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居民的素质,优化人文环境,扎实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提高人口管理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积极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加快广电事业发展。积极做好外事、侨务和台湾事务工作。着手开展《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础工作,搞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认真抓好“暖人心、促发展”工程,按照市委确定的“以民为本,注重实效,标本兼治,持之以恒”方针,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渔农民收入有明显提高,就业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今年计划转移和培训渔农村剩余劳动力各1万人,迁移小岛居民1000户2500人,帮扶结对困难群众3000对。做好五保对象调查核实工作,确保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全力解决低保对象“应保未保”和“保而不足”问题。积极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突出抓好失业下岗人员、转产转业渔民和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就业工作。采取统一培训和对口培训、技能培训和上岗培训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渔农民就业技能,教育引导就业观念的转变。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就业信息网络,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今年起,对种植粮棉油等作物的农业税全部免征;对捕捞、养殖生产环节的农业税逐年减征25%,三年后全部免征。全面落实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众就业。支持自主创业,鼓励自谋职业,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社会互助。加强妇女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积极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活动,抓好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渔农村饮用水工程,逐步解决渔农村饮用水困难问题。有步骤地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建立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建立和完善政府廉租房政策,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着力解决城市特困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提高住宅开发水平,加强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及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四有”新人,创建和塑造具有时代特征、舟山特色的人文精神。认真做好迎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城乡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努力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和人防建设,继续提高双拥共建工作水平,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依法报告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多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继续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城乡社区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决制止非法宗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平安渔场”、“平安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打造“平安舟山”。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全面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自觉为企业、为市民服务。注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统领舟山发展,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思路引领舟山建设,创造性地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整顿机关作风,强化全局思想、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制度建设,严格考核奖惩,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以公众满意度为标准,全面提升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全面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组织开展行政许可法学习培训,抓好行政许可项目、规定、实施主体和收费依据等清理工作,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法的监督制约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有限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进一步完善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继续加大大案要案查办力度,严肃查处以权谋私等各类腐败案件,坚决纠正办事不公、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各位代表!舟山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焕发着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我们恰逢其时,责任重大。历史赋予了我们开创舟山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让我们在中共舟山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高昂的斗志锐意改革,以饱满的热情致力创新,以务实的作风促进发展,同心同德,与时俱进,为实现舟山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