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 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药品规划标准>
索引号 001008009005030/2020-179568
组配分类 规划标准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0-12-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0- 12- 31    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2020年,舟山市食品安全工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事件,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至86.10,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按照《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领域改革重大政策措施的通知》(浙委办发〔2019〕65号)要求,现将2020年舟山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党政同责,持续加强“食安舟山”工作合力

(一)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市县乡三级均出台了党政领导食品安全职责清单,党政“一把手”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民生大事抓紧抓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每年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并进行专题研究,在重要节假日等开展食品安全调研督查已形成常态化。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跟踪督办内容,建立形成了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齐抓共管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夯实基层治理保障能力。今年,我市以“提升基层能力建设年”为抓手,有力有序推进乡镇(街道)食安办星级分类管理工作,成功创建省级三星级乡镇(街道)食安办15家,四星级食安办3家。开展了基层食品安全协管人员能力提升和知识竞赛活动,全市食品安全协管人员能力培训全部实现五个100%。加强基层市场监管所规范化建设,星级规范化市场监管所创建率达100%。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保持对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全市查处食品案件550件,案值214.56万元,罚没款331.19万元;刑事立案28起,采取行政强制措施34人。

(三)做实社会共治共宣格局。以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为抓手,精心组织“食品安全伴我成长”手抄报比赛食品安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实验室、进基地”五进活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直通车“三进”、食品安全“四个你我”等系列宣传活动850余场次,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频道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工作提质扩面全市所有大中小学校以及等级以上幼儿园已100%投保校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政府出资补贴购买公益保险,普朱景区餐饮实现家家全保。推进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已累计向人民银行推送信用信息823条,降低授信额度685万元,共收回贷款金额7225万元。

二、聚力“双安双创”,加快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

(一)实现食安创建“全达标”。近年来,我市全域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坚持“以创建促工作”的理念,在创建工作中实现我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2018年至2020年,定海区、岱山县、嵊泗县和普陀区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县(区)。同时,我市四个县(区)也均获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区)命名,其中,定海区被命名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县区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全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目前已顺利通过体系评估、现场考评等环节验收。

(二)切实抓好源头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开展农业污染防治及海洋污染治理,进一步净化产地环境。推广水产绿色养殖,规范养殖饲料和药物使用,全面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屠宰环节日常检查和监督执法,落实官方兽医派驻和非洲猪瘟检测两项制度,不合格生猪产品和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率100%。推广农产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工作,全面开展渔业生产标准化推进行动,建立了从池塘、渔场到市场全覆盖的水产品监管信息平台,全市418家规模以上农渔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部纳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施动态管理。

(三)打造良好消费环境。创新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健全农产品入市登记、质量查验、购销台帐、产品检测、信息公示、不合格农产品清退等制度,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持续发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已累计创建名特优食品作坊42家,“亮化达标”小微食品生产企业23家,放心食品工厂175家,渔农村家宴放心厨房51家。投入资金613.1万元,完成2家专业市场、5家农贸市场的“五化”提升改造工作。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今年完成115家学校食堂智慧“阳光厨房”建设,超过省定目标15%。

三、坚持改革创新,着力优化食品产业发展环境

(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我市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深化食品经营许可“证照分离”改革,对部分低风险食品实施告知承诺,对保健食品实施注册备案双轨制,“能提尽提、一表一书、分类核查、闭环监管”的告知承诺审批模式领跑全国各自贸区。涉企许可事项办理时间由过去的平均12.8天压缩到3天,效率提升61%,为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走出关键一招,得到中央和省多位领导的批示肯定。

(二)做强食安保障技术支撑。积极打造食品安全远程智慧监控系统,在学校、养老机构、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偏远海岛食品经营单位等食品加工区、操作区、消毒区安装视频监控,通过“云端平台+手机前端”模式,实时发现问题、即时远程指挥。今年,在本岛区域建设了2000家视播一体的小餐饮阳光厨房,进一步提升了小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能力。深入实施“12+1”场景应用,推进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同应用平台建设,目前我市率先超额完成“浙食安”冷库温控场景建设任务,并完成所有食盐生产企业风险智控系统对接工作。我市卫健部门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卫监”平台,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在线监控系统安装完成率实现100%。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已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海洋食品检测中心资质认定“三合一”评审和浙江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机构通过认证认可的检测产品(参数)达到1957项,实现了重点食品主要安全参数检测能力全覆盖。

(三)推进海洋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改造提升工程,通过引进新建、整合兼并、提升改造等多途径培育了一批水产加工“名企”,推动海洋健康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舟山大黄鱼产业创新发展,首批5万尾大规格岱衢族大黄鱼投入大型深水网箱试养。成功打造“西码头渔港”省级渔业特色小镇,在远洋捕捞—海上运输—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水产交易等全产业链中创新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普陀大健康产业园成功申报省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嵊泗加强“贻贝”全产业链提升发展,“嵊泗贻贝”入选“国宴”菜单,并成为中国首批受欧盟保护的地理标志之一。

四、围绕群众关切,全力构建食安风险防控体系

(一)打好疫情防控保卫战。我市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运用“浙冷链”系统对冷链食品进行全链条追溯管理。截至12月15日,全市已有749家经营者激活使用“浙冷链”,累计首站溯源赋码51916件,扫码入库74164件,扫码出库21383件,食品追溯赋码率、经营采购扫码率连续16周均达到100%。

我市严格执行“全受控、无遗漏”闭关管理要求,采取专班运作、滚动监管、联合督查、专项检测等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主体排查、一码三证、防疫管控、应急预警等机制。一方面,深化“陆海空”全面管控。收紧陆路关口,在高速路口设立“入舟检查站”,逐一排查冷链车辆。强化舟山口岸准入,把牢机场入舟渠道。同时开展“车轮式+清单制”大摸底、大排查,汇总各类冷链食品经营业态重点主体383家,建立完善“物防数据库”,并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公开,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倡导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和谐氛围,不断巩固防控成果。我市在全省“精密智控”指数排名中连续名列前茅。

(二)实施精准化靶向治理。旅游服务业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两年我市旅游接待人数每年7千万人次以上,为有效提升景区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我市首创旅游团队聚餐监管新模式,减少超负荷运转、超能力接待的现象,降低旅游团队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推进旅游景区及农家乐集中餐饮服务单位“厨房革命”和价格公示等市场监管举措,规范厨房管理、食品贮存、设备工具使用、内部管理、明码标价格等环节,确保亮证亮照率100%,牢牢守住了景区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底线,有效处置了“普陀山景区天价便饭”网络舆论事件,以有序的市场监管举措实现了网络负面舆论的“反转”。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固食品安全监管壁垒。全面落实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改革政策措施,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八大攻坚行动(具体完成情况附后)。

(三)强化问题食品闭环管理。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并推行“一单五制”管理(不合格(问题)食品问题清单、实行流转制、台账制、销号制、公示制、通报制),全面提升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不合格食品3个月内核查处置完成率100%、处置信息公开率100%。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源头风险不确定性较大。食用农产品70%依赖岛外输入,食品安全防控压力很大,农兽药超标仍有发生,而部分群众在食品消费时偏向于价格因素,低端食品仍有市场空间;二是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长效机制还有待完善,少数经营户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违法违规等问题时有发生;三是实现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食品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市将始终践行“四个最严”要求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筑食品安全稳固防线,护航高质量绿色发展,始终保持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维持在高位水平。一是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标准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继续把食品安全列入党委、政府更加重要的工作内容,不断强化市委市政府齐抓共管食品安全的态度和决心,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强化统筹谋划,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总目标,进一步拉高工作标杆,加快实现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进一步守住风险防控“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政府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人物并防”等决策部署,锲而不舍抓好“精密智控”常态化机制,建立健全“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指控”常态化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机制,深化运用“浙冷链”系统,夯实物防工作责任体系,强化进口冷链食品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确保进入我市的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形成人物同防工作闭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进一步拉高治理能力“水平线”。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扩面提级,统筹推进食品生产经营领域证照分离、证照联办等改革工作,继续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八大攻坚”行动,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同应用平台“12+1”场景建设为抓手,按照“整体智治”理念,实现“监管信息化、监管数据共享化、风险管控数据化、业务协同高效化和服务维权快速化”等方面的“五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