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9005005/2020-133382 | 文号 | |
发布机构 | 市科学技术局 | 生成日期 | 2020-07-16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市发改委:
陈能斌等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区营商环境的议案》收悉。根据办理工作责任分解要求,明确由我局协助办理此议案。经研究,现将协办意见函复如下:
近年来,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我市积极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按照“梯次培育、县区联动、绩效奖励”的发展思路,逐步建立了“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科创园区”创业孵化生态链,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现如今各类科创平台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并在发展方向上各有特色,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人群开放了各项创业资源,大量降低了创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舟山经济建设的活力,大力推进了“创新舟山”建设。截至2020年6月,全市共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7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市级科创园区5家、科技创业孵化平台25家,创新创业承载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累计孵化创业企业(团队)1400余个。
一、目前工作进展
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我局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舟委发〔2020〕10号)、《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关于印发〈关于扶持创投孵化器建设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舟科办〔2019〕23号)、《关于进一步促进科创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舟政办发〔2017〕163号)等扶持政策。并在原有的扶持政策上,新增加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的奖励,即对经备案的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每家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加快推动科创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孵化平台建设,全力提升创新创业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产业优势,推进最优营商环境建设。
二是加强绩效评价,开展梯度培育。对众创空间进行绩效评价,总结发现并推广众创空间发展的好模式、好机制。创客码头、富丽岛众创空间分别被评为2019年度省级、市级优秀众创空间;有部分绩效评价不理想的众创空间,已进行限期整改,进一步完善提升创业创新的服务功能。首次对创客码头、定海创客工厂、普陀湾众创码头等3家市级优秀众创空间奖励资金,合计20万元,使绩效评价成为推进各类科创平台的指挥棒。通过园区调研、企业交流、部门座谈等方式,摸清全市各类科创平台培育和发展情况,开展众创空间的梯次培育。
三是强化县区联动,实现市域全覆盖。近年来,我局推进示范基地、创客空间、创业园区、服务平台等载体建设,促进创新创业集聚集群发展。众创空间市县(区)全覆盖,省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全覆盖,以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定海园区、普陀区大健康产业园、普陀海洋科创园、岱山县东沙汽船配科创园区、创客码头、定海创客工厂、浙江海洋大学大学生众创空间、定海伍玖文化创意中心等为代表的一批双创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形成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强磁场”,吸引好企业、好项目加快落地。
四是强化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科创平台。引入第三方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调研走访活动,深挖问题补短板,大力培育发展好的众创空间争创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016年,创客码头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019年,普陀湾众创码头升级为我市首个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0年,“定海创客工厂”成功列入国家级众创空间,成为我市第二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已推荐舟山陆港现代物流中心等3家众创空间申请省级备案。
五是落实疫情期间各项减免政策。疫情期间,积极指导各平台开展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累计帮助落实平台及平台内小微企业减免房租307.68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提升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力争全年建设省级及以上创业孵化平台3家;组织发展好、运营优的典型的创业孵化平台介绍相关运营管理经验,激励其他平台健康发展。
以上意见,供你们在正式答复代表时参考。
舟山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