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市政府工作报告> 市政府工作报告执行>
索引号 001008009005001/2021-179790
组配分类 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1-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0年度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全年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1-01-08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号:[ ]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1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市疫情防控办,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坚定不移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截至目前,10名本地确诊病例、1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

全力构建严密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自1月19日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连续研究部署落实,迅速建立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动态调整专项工作组组织架构,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工作组始终保持常态化运作,确保人员不散、力量不断,防控举措始终落实到位。针对冬春季疫情防控特点,由市政府领导带班,每周必开展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第一时间形成任务清单,挂钉钉群滚动督办、实时销号,确保事不过夜、马上就办。

全力抓好本土疫情防控。率先提级响应有效切断了传染源。率先关口前移强外来车辆外来人员有效防控。率先关闭宾馆、酒店、景区及娱乐场所开放,有效避免疫情输入和扩散。为有效应对冬春季疫情防控,率先提前制定《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核酸检测方案》,一旦出现一例本土病例,2小时内,可完成采样点设置和工作人员就位;6小时内,可有序完成基层组织动员;3天内,可完成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全力防范境外疫情海上输入。强化疫情防控风险排查精准掌握来港船舶全程轨迹、船员换班情况、船员健康状况、作业计划等信息。从严源头把控,按照“四不接一审核”的原则严格接单管理。严格落实“先检后换”“先检后上”“先检后修”要求,主动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所有抵港维修外轮、远洋渔船、换班货船等,实行全船船员核酸检测全覆盖。截至12月底,2.4万余名船员换班,占全省的81%、全国的1/6。6月份以来已主动排查发现染疫外轮32艘,核酸检测阳性船员98人,均通过闭环管控,未发生一例本土传染。

全力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成立由市场监管、经信、等部门组成的进口冷链食品物防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在马岙设置公共集中监管仓,对“三证一码”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统一运至集中监管仓进行检测、消毒。在高速双桥入口设置检查站前置防线,对冷链运送车辆实行每辆必查。在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酒店餐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冷链仓储/冷链运输企业和快递企业等单位采集样本,自9月以来开展新冠肺炎专项监测23次,检测样本8555份,均为阴性。

全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全市财政已下达防疫资金2.2亿元,全面对标国家、省定要求,提升我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通过前阶段建设,全市现有14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1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9500份。在此基础上,依托舟山医院建立市级核酸检测基地,力争到年底全市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25000份。舟山医院新建传染病大楼启用,配备收治床位144张。市及县(区)均已落实后备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组建成立100人重症医疗队和300人后备救治人员储备库。现有救护车辆47辆,其中负压救护车7辆。

 2

加快数字舟山建设。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府办(市大数据局)

制定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大重点方向,计划实施100余个、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数字浙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清单,截至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10家应用示范工厂,新增上云企业742家,1-11月规上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增长9.9%。做好主要城区5G覆盖工作,已完成5G基站设备安装和开通1654个。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海洋大数据综合展示平台功能研发及主体功能开发。

优化舟山大脑架构,打造全市政务“一朵云”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外网IPv6扩容改造。提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应用水平,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目录管理系统等初步上线。形成政府运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等七大主题愿景,上线文广旅体、卫生健康、综合治理、环境保护、政务服务等主题驾驶舱。

3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舟山大脑建成应用,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监管”走在全省前列。

市府办(市大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办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掌上办事之市”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对接。省里下发的对接事项清单总数为1725项,系统对接完成率为75%,已终验通过上线运行的事项1448项,上线运行率83.9%。11月1日运用2.0平台收件受理以来我市网上受理率86.7%达到省定目标。

二是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45项“一件事”线上办理新增人才服务、水电气网络报装、招商引资等8项“一件事”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舟山人社等22个应用已接入浙里办。市本级3282个政务服务事项216项民生事项实现100%掌上办。截止目前,全市“浙里办”里办注册用户达68.06万。

强化部门事项协同,推进“掌上办公”建设

完成全市“浙政钉”2.0用户信息采集补全、激活使用和应用迁移工作。加快推进部门事项协同,内部“最多跑一次”系统已纳入“浙政钉”工作台,目前已审定的570个“内跑”事项已全部上线,覆盖率100%。推进“浙政钉”审批流应用迁移工作,我市审批流应用共计257个,已完成迁移123个。推进“浙政钉”埋点工作,我市上线应用23个,完成稳定性监控埋点13个,流量分析埋点5个。

深化“互联网+监管”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行政执法监管事项梳理认领目前全市主项覆盖率超过90%。

二是推进应用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倡导各地各部门在双随机、重点专项检查、日常监管等检查任务全部通过执法监管平台实施,现场执法检查统一使用掌上APP,实现风险事件处置100%闭环化和平台使用常态化。

三是做好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截止12月20日,全市4608人掌上执法开通率及掌上执法激活率均达100%,共开展双随机12457次,掌上执法检查次数38499次,掌上执法率达99.75%,全市保持了较高的掌上执法应用率;双随机事项覆盖率100%,双随机抽查任务完成率99.66%,应用信用规则率达到74.82%,跨部门监管率(联合抽查任务占比)9.89%;接收的事件处置率达到100%,浙江省行政执法(互联网+监管)平台在我市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

夯实数字底座,优化舟山大脑架构

一是加强底层云网建设。打造全市政务“一朵云”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外网IPv6扩容改造,建成万兆核心骨干网,全面形成县区到市级备网。

二是提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应用水平。形成数据目录共计2299条,梳理开放目录445条,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目录管理系统等初步上线。开通数据高铁线路,建立市级实时数据仓。

三是推进舟山大脑应用建设。形成政府运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城市安全七大主题愿景,并梳理出670个子项,完成数据可视化平台、统一视频解析能力平台、GIS地理信息平台部署,上线文广旅体、卫生健康、综合治理、环境保护、政务服务等主题驾驶舱。

4

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控“三公”经费,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不低于10%,压减日常公用支出不低于5%,完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即问责。

市财政局

已完成政府工作报告中“一般性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日常公用支出压减不低于5%”的任务。在此基础上,继续大力压减政府开支,市本级又组织开展了轮支出压减工作:对部门预算中安排用于课题调研规划、宣传活动、会议培训、赛事竞赛等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再压减25%;三公经费再压缩10%以上;对非急需、非刚性项目结合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档压减;根据项目实际建设进度压减政府投资项目支出;逐项梳理核实重大项目,非急需项目延后实施。截至12月底,三轮压减工作共计压减支出5.8亿元。

5

稳企业,防风险。扎实做好稳企业各项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风险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做实做细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好营商环境。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

加强企业防疫物资供应,有序推进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制定落实应对疫情支持小微企业渡难关政策,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积极应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组织所有规上工业企业排查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情况,形成66个问题的清单并进行协调解决。通过工业专班机制和局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机制,开展重点工业企业的“点对点”服务指导,及时协调解决相关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推出“智造贷”融资服务,有效解决企业融资中设备不能抵押的难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1-11月,全市累计新增直接融资187.8亿元,相当于上年全年的135.11%。制定关于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政策,支持外贸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对小微外贸企业继续实行出口信用保险政府联保政策。完成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直”补助、稳外贸“两直”补助、“三减联动”补助资金三项惠企资金兑付,全市共兑付资金2.15亿元,惠及1.96万家企业。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2%,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6

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导向作用,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

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卫健委、市金融办

1.加强合作对接,争取上级政府产业基金支持。筛选出11个重大产业类项目和6个乡村振兴类项目,报送省金控公司,目前省金控公司已与大洋世家公司签署了服务协议,市政府与省金控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围绕舟山产业规划布局,发挥政府产业基金资本引资作用,引领产业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基金积极配合有关单位,稳步推进在谈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目前协助对接了一飞院、碳四产业链、LNG加注船等项目的前期沟通、方案草拟等相关工作,有力支持了相关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

3.加强与市场头部机构合作,支持“人才飞地”建设。科创基金出资2900万元与江苏元禾控股集团、杭州文投、余杭金控出资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元禾原点杭州贰号基金,目前已完成协议签署和工商核名。

7

加快地方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稳妥有序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金融办、舟山人行、舟山银保监分局,各县(区)政府

1.截至11月底,全市完成全市化债总规模的47.62%,完成市定目标任务(35%)。

2.通过严控和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做大可偿债财力,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目前我市地方政府债务率为40%,属于低风险水平地区。

3.截至12月底,市本级本年2家平台公司完成实体化转型。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8

积极谋划自由贸易港。

自贸区政策法规局、市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方面,将于元旦后提交《浙江自贸试验区探索建设油气等大宗商品特色自由贸易港方案研究》(初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方面,我局已将课题委托协议(建议稿)发送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对方正在进行内部审批流程。

9

坚持环保安全优先,浙石化二期炼油主体装置年底前建成,三期报批加快推进。

石化基地管委会、市发改委

1.高度重视基地环保安全工作,全面加强基地安全环保体系建设和日常监管工作,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事件。一是基地信息化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项目临时指挥中心土建施工已基本完成,指挥中心大厅监控平台已安装调试,即将入驻逐步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全面强化行政执法力度,截至11月,我委共出动180人次,检查80家次,完成年初执法计划要求,整理归档年度行政处罚案卷22份,处罚单位17家,个人5名;三是举办应急管理体系审核培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开展危化品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建设应急广播系统、防台宣传、组织实战化演练等,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和应急反应;四是已建设完成7个环境大气自动监测站,全市首台流动在线监测车已投入使用;五是全力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督促浙石化落实问题整改到位,针对28项问题,已经整改完成并销项的共8项。

2.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2020年度累计加工原油2306万吨、实现产值747.9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3亿元。一期满负荷运行,二期项目加快建设,已完成54%工程量,炼油部分主体装置已建成,化工部分桩基及土建工程已收尾,正在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3.全面启动基地导流堤工程。已取得项目用海预审意见、项目核准批复、项目海洋环评批复、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项目海域使用权证等。完成工程EPC开标等工作。

10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谋划落地2个以上标志性工程和产业项目。

市发改委、驻沪联络处

1.中石油总部和上港集团在舟山综保区注册成立船用保税燃料油加注企业--中石油上港(舟山)能源公司并在11月20日取得供油牌照。已经租好办公楼并在12月12日在上海港完成首单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

2.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入股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

3.上海卓然石化设备模块化生产项目落户岱山,目前部分厂房已试生产;

4.上海浦江气体制氢及加注项目已与六横签订投资协议和收购厂房协议,并于12月15日完成交付。

5.普陀上海飞地园区、定海·虹口协同创新中心开园。

11

创建1个省级未来社区,培育2个市级未来社区。

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普陀夏新社区列为省级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

2.岱山星浦社区、长西社区列为市级未来社区试点培育项目。

12

依托自贸试验区优势,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加大自主改革力度,力争走在全国前列。

市市场监管局、自贸区综合协调局、市府办(市大数据局)

“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取得好成绩,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各自贸区前列,相关做法并全国、全省推广。

5月28日、 8月13日,省政府两次组织召开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工作会议,何中伟市长两次代表市政府介绍改革经验,向全省进行推广。

6月9日,我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座谈会,并以“浙江自贸区推行告知承诺标准化制度创新试点”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6月12日省政府冯飞常务副省长、6月10日陈奕君副省长,分别对《“舟山市‘证照分离’改革为引擎打造与‘重要窗口’相适应市场准入体系”》作出批示肯定。

三季度,我市“证照分离”工作,以定海区为单位申报的《打造告知承诺最简审批模式,激发市场主体生存发展活力》,被省创先争优办列为省级“创先争优”案例。

10月26日,我市形成的《浙江省舟山率先打造告知承诺“一表一书”新模式》经验材料,通过省委深改办上报至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职转办),经国务院副秘书长陆俊华签发后在该办第51期工作简报中予以刊发,向全国进行推广。根据即将出台的《2020年浙江省设区市、县(市、区)全面深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考评细则》,改革创新举措在国务院职转办简报刊发的,省对市考核,每项加1.5分。之前,俞东来书记、何中伟市长、许小月常务副市长分别作出批示肯定。

13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舟山大脑建成应用,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监管”走在全省前列。

市府办(市大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办

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掌上办事之市”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政务服务2.0对接。省里下发的对接事项清单总数为1725项,系统对接完成率为75%,已终验通过上线运行的事项1448项,上线运行率83.9%。11月1日运用2.0平台收件受理以来我市网上受理率86.7%达到省定目标。

二是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实现45项“一件事”线上办理新增人才服务、水电气网络报装、招商引资等8项“一件事”

三是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舟山人社等22个应用已接入浙里办。市本级3282个政务服务事项216项民生事项实现100%掌上办。截止目前,全市“浙里办”里办注册用户达68.06万。

强化部门事项协同,推进“掌上办公”建设

完成全市“浙政钉”2.0用户信息采集补全、激活使用和应用迁移工作。加快推进部门事项协同,内部“最多跑一次”系统已纳入“浙政钉”工作台,目前已审定的570个“内跑”事项已全部上线,覆盖率100%。推进“浙政钉”审批流应用迁移工作,我市审批流应用共计257个,已完成迁移123个。推进“浙政钉”埋点工作,我市上线应用23个,完成稳定性监控埋点13个,流量分析埋点5个。

深化“互联网+监管”建设

一是持续开展行政执法监管事项梳理认领目前全市主项覆盖率超过90%。

二是推进应用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倡导各地各部门在双随机、重点专项检查、日常监管等检查任务全部通过执法监管平台实施,现场执法检查统一使用掌上APP,实现风险事件处置100%闭环化和平台使用常态化。

三是做好跨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截止12月20日,全市4608人掌上执法开通率及掌上执法激活率均达100%,共开展双随机12457次,掌上执法检查次数38499次,掌上执法率达99.75%,全市保持了较高的掌上执法应用率;双随机事项覆盖率100%,双随机抽查任务完成率99.66%,应用信用规则率达到74.82%,跨部门监管率(联合抽查任务占比)9.89%;接收的事件处置率达到100%,浙江省行政执法(互联网+监管)平台在我市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

夯实数字底座,优化舟山大脑架构

一是加强底层云网建设。打造全市政务“一朵云”平台,推进电子政务外网IPv6扩容改造,建成万兆核心骨干网,全面形成县区到市级备网。

二是提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应用水平。形成数据目录共计2299条,梳理开放目录445条,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目录管理系统等初步上线。开通数据高铁线路,建立市级实时数据仓。

三是推进舟山大脑应用建设。形成政府运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城市安全七大主题愿景,并梳理出670个子项,完成数据可视化平台、统一视频解析能力平台、GIS地理信息平台部署,上线文广旅体、卫生健康、综合治理、环境保护、政务服务等主题驾驶舱。

14

对标对表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各项指标争先进位。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属有关单位

1.跟踪对接省2020年高质量评价最新指标体系,明确2019年省对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同去年一致;

2.收集梳理上半年我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情况,及时做好指标进度的监测预警,分析不足,找准下步工作的着力点;

3.初步拟订推动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

4.对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意见反馈。

15

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强化国有资本管理。

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1.完成我市国资国企“十四五”规划初稿。

2.完成盛达海洋股份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方案和历史沿革确认工作。

3.推进监管职能转变,出台《市属重点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市属重点国有企业资产处置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4.健全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类处置机制。继续推进市(新区)属部门管理企业清理规范工作,完成市机动车检测站公司制改革,完成市交通运输局下属市交通国资公司股权划转市交投集团事宜,完成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5.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我市国企改革走深走实。制定出台《舟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规范领导小组议事决策,推进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印发《舟山市市属国资国企重点监管工作事项》,完善国资国企重点事项决策程序,进一步加强对市属重点国企的监管。

16

扎实推进省市县长项目,确保落地率达到50%以上

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全市谋划招引市县长项目24个,已落地开工19个,项目落地率达79%,提前完成省定年度落地率目标任务,预计排名居全省前列。

17

力争出让和盘活产业用地100宗、100个项目开工。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定海区政府、普陀区政府、新城管委会

已落地开工项目102个,落地率达102%;已出让或盘活土地122宗,完成率122%。

18

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

市发改委

1.完成了“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并向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作了汇报,在此基础上,对“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

2.制订了市级“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

3.根据书记要求,会同市政研室成立“十四五”编制工作专班,确定“十四五”规划《纲要》框架提纲;

4.到各县(区)、功能区、市属有关部门重点开展“四个重大”(重大改革、重点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谋划调研;初步形成重大项目库;衔接相关重点专项规划成果;

5.结合国家、省十四五规划最新动向,起草形成舟山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

6.向相关部门征集“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初步预测;

7.进一步修改完善“十四五”《纲要》初稿,增加专栏内容;

8.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十四五”规划《纲要》初稿主要内容;

9.向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报告了“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

19

争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外贸进出口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预计全年增长12%;

2.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2%,外贸进出口额增长28.3%;

3.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渔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6%和4.7%

4.前三季度,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3.7%,能耗总量447.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0.3%,预计全年可完成省下达的目标;1-11月全市煤炭用量345.2万吨,预计全年可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20

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抓好132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48个重大项目。

市发改委

1.132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26.1亿元,1-12月完成投资689.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率为110.2%。

2.新开工49个重大项目。

21

定海、普陀、新城各新增2幢人才、税收和产业集聚的标志性楼宇。

定海区政府、普陀区政府、新城管委会

定海新增2幢人才、税收和产业集聚的标志性楼宇。

今年,我区出台了《定海区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开展企业三服务工作,通过新建、帮扶提升等举措,新增义桥综合楼和博汇大厦2幢标志性楼宇。目前义桥综合楼已完成大楼整体招拍租,由舟山青柠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承租,实现企业入驻营业。加大对博汇大厦入驻企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同时帮助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抓好企业综合提升20家。

普陀新增2幢人才、税收和产业集聚的标志性楼宇。

共新增4座标志性楼宇。

1.国际海事产业大楼入驻15家企业,注册办公的海事服务企业累计53家,今年以来累计实现税收15187万元;

2.东港财富中心今年以来,落户浙江天然气交易中心、浙江省股权服务集团融资租赁项目、浙江国京供应链公司等重点项目,共入驻企业151家,实到市外资金24.5亿元

3.普陀农商行大楼今年以来实现税收9224万元;

4.全市首个“5313”领军人才产业园建成投用。

新城新增2幢人才、税收和产业集聚的标志性楼宇。

中国(浙江)自贸区国际航运中心项目: 概念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

茶山浦水街项目:项目已开工

22

实施甬舟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谋划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合作项目。

市发改委

甬舟一体化:根据两市确定的2020年工作重点任务,两市在港口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放联动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一批合作事项加快推进。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积极与省发改委对接,全球海洋中兴城市总体方案已完成与各部门的对接工作,资料收集完成。目前,总体方案初稿已基本完成。

23

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市市场监管局

按创建程序,已超额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上级部门初定明年上半年组织创建验收。

2020年,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71件,有效发明专利达到307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1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新增注册商标1430件,国内有效注册商标达到11817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全市地理标志商标达到20件。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11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到13家。新成立知识产权产业联盟1家,培育省级知识产权集聚示范区1家、省级知识产权规范化保护市场1家。主要完成情况如下:

1.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舟委办发〔2020〕51号);以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联合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出台《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工作。

2.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加强对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围绕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需求,在绿色石化产业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平台培育工作。开展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培育以“定海山”为主、“味在定海山”为辅的覆盖定海区农产品领域的区域品牌;培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品牌,推动“金塘螺杆”集体商标成功注册。

3.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新建金塘螺杆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新获批省级知识产权预警项目1项。推动省级专利导航项目“智能船舶通信共性技术系统”完成专利数据检索和分析,进入结题阶段。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今年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18件,登记金额3.5617亿元。加强企业示范培育,新获评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家(公示阶段);新认定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8家,复核通过52家。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与宁波知识产权法庭签订专利案件司法行政对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相关机制;与舟山中院共同开展商标侵权案件诉前调解,成功调解处理2起商标侵权案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今年已查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42件,罚没款64.9万元;办理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案件333件。

5.优化知识产权服务效能。以中国舟山海洋科学城为试点,探索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现已集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22家,成立复合型品牌指导服务站1家,为入驻企业提供专利申报代理、知识产权法律宣传、维权援助、商标申请指导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依附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新建品牌指导服务站4家。在舟山商标受理窗口开通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获批增设浙江省知识产权质押受理服务窗口,实现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一窗受理”,全年共受理商标申请业务459件,其中注册申请142件,服务市场主体200余家;受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12件。

24

升级实施“5313”行动计划,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30个以上。引育“高精尖”海洋创新人才50名以上。引进大学生1.2万名以上。

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1.今年以来,累计引进落户“5313”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0个(指标30个),完成年度指标任务的133%。

2.今年以来,引育“高精尖”创新人才85人(指标50人),完成年度指标的170%。

3.新引进大学生13652人(指标12000人),完成年度指标的114%。

25

加快小洋山北侧支线泊位建设,谋划建设洋山新城。

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港航和口岸局、沪舟甬通道前期办、嵊泗县政府

6月8日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方案通过部省联合审查;小洋山港口公共设施及资源综合利用区陆域形成项目已完成EPC招标,并开工建设;Ab成陆区海堤加高工程完成50%,陆域回填完成34%,1-12月完成投资4.2亿元。

26

高标准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

市发改委、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东西部扶贫已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考核指标,对口地区完成脱贫。挂牌督战村,完成支援20万元资金30万元物质。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完成年度目标。

27

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个以上。

市司法局

一是根据省司法厅《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将申报工作及时落实,指导各县(区)、功能区管委会根据细化分解的指标任务,积极做好指导、检查、帮助等工作。

二是按照省司法厅明确的创建流程,指导村(社区)、乡镇(街道)、县(区)司法局、民政局完成逐级申报工作,2020年我市共申报创建定海区昌国街道合源社区、定海区金塘镇柳行村、普陀区东港街道中昌社区、普陀区六横镇东靖社区、普陀区六横镇杜庄村、岱山县高亭镇嘉和社区、岱山县岱东镇涂口村、嵊泗县菜园镇海滨社区、普陀山镇合兴社区、定海区临城街道丹枫社区等10个社区(村)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根据12月31日省司法厅公布名单,我市申报的10个全部获评。

28

加快实现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推进群众办事“最多跑一站”。

市政务服务办(市跑改办)

加快实现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

50项“一件事”已线下实施,其中45项能够在线上进行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合计办理一件事54.51万件,网上申报50.15万件,网上申报率92%。梳理并实施了5G报装、老旧小区改造等8项特色一件事。

推进群众办事“最多跑一站”

开发“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舟到办”,对接各部门自建平台,提供“网上办”服务事项268项,实现9大类便民服务应用。《嵊泗县开发应用远程审批辅助系统方便海岛群众办事不出岛》案例被省委改革办《领跑者》刊登录用。

29

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机关内部、公共场所、司法服务、中介服务等领域延伸。

市委改革办、市委编办、市府办(市大数据局)、市司法局、市政务服务办(市跑改办)

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机关内部领域延伸

完善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公平台,及时接入省级平台,方便使用单位平台使用过程中的控件下载途径,增加办事事项查询页面、平台统计分析功能,调整完善部分单位办事事项、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图等。建成上线公务员职业生涯一件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行政机关合同管理一件事。排摸部门间办事事项通过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办理情况,推进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公平台互联互通,市财政局国库支付3个事项、市司法局行政机关合同3个事项、定海区财政局国库支付2个事项、岱山县财政局国库支付2个事项等业务系统与内跑平台实现对接。督促各部门通过内跑平台办理部门间事项,下发《关于全面使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公平台的通知》,要求各部门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协同办公平台上公布的非涉密事项,原则上要实现100%网上办。12月末,全市机关内跑平台办件量120473件。

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

全市12类公共场所改革领域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全媒体展示改革举措和成效。组织开展全省亮点项目征选活动,我市选报15个项目,其中4个入选全省亮点项目。

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司法服务延伸。

一是针对公证服务领域群众“办证慢、办证难、办证繁、办证远”及偏远海岛岛际交通不便利、公证资源匮乏等痛点堵点问题,率先在金塘试点“公证E岛通”服务模式,实现公证服务“一次办、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并同宁波市司法局签署公共法律服务甬舟一体化合作协议,以共同研发和推广“公证E岛通”服务模式为支点,合力推进两地“最多跑一次”深化改革。截至2020年12月底,舟山市“公证E岛通”共设置线下办理点10个,分布在舟山各主要住人岛屿、功能区等,已实现111项公证事项“E岛通”服务点在线可办,累计办理公证11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二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通过开发“法律咨询律师抢单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小型桌面终端”和“市县二级智慧12348呼叫中心”,打造指尖上 “互联+物联”海岛公共法律智慧服务新模式。其中,群众通过“舟山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公众号进入“法律咨询律师抢单平台”咨询法律问题,平台会在10秒钟之内就能及时地匹配到相对应的社区(村)法律顾问,若该法律顾问恰好在忙,他在60秒内无响应,系统会自动将法律问题流转至咨询大厅,平台在线公益律师将抢单答复,该系统不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还提供包括在线法律咨询、在线法律服务预约等各项法律服务。截止2020年底,平台累计接到线上法律咨询4112起,在线答复4112起,满意率99.87%。“公共法律服务小型桌面终端”,以10%的成本实现了传统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90%以上的功能,设置法律咨询、公证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多个可视咨询通道,并投放70台至部分偏远站、点、渔农村和有需求企业内,提高了公共法律服务在群众中的“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真正意义上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方便、快捷、无障碍。

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中介服务延伸。

配合发改委做好投资项目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投资项目2.0平台—中介服务平台”工作。目前行政审批中介机构增至3256家。

30

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全国试点。

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

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3.0,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实行统一网上受理、统一网上审查、统一网上审批、统一网上出件的“四统一”机制,限时办理审批手续。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实现投资项目审批再提速、全流程监管再优化。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率达30%以上,申报材料平均减少10%以上。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时效数据监测,全市累计完成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最多80天”项目64个,完成投资项目从赋码到取得施工许可证全流程审批“最多50天”项目130个,完成竣工验收全流程审批“最多30天”项目30个,完成率均为100%。

31

打造“无证明”城市。

市政务服务办、市司法局

市级部门合计303项证明事项通过直接取消、告知承诺、数据共享、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申请人免于提交,仅保留14项证明事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全面推行“遗失声明”网上免费公示制度。《我市加大“减证便民”力度打造“无证明”城市》荣获“五大会战”创新案例奖。

32

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深入开展“无欠薪”行动。

市发改委、市人社局、舟山人行

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

纳入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城市(区)名单;在全国率先打造告知承诺制“一表一书”新模式获国务院改革办全面推广并受冯省长批示;在全国率先探索自贸区信用监管立法研究已向省人大申报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在全国率先发布自贸区信用综合指数和预警模型,全面衡量自贸区信用发展状况;在全国率先出台《舟山市信用信息自愿注册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各类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在全国率先举办个人诚信分管理办法市民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出台我市个人诚信分管理办法,开展个人诚信分信易租、信易停、信易游等激励应用场景并发布首批次三十家信用激励应用清单及合作商户,将“诚信码”与“市民码”完成互通,联合普陀农商银行推出个人诚信分专属信易贷产品“自在贷”。推进舟山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业务协同和信用监管提升,优化E周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完成授信企业数量近1500家,累计授信金额破54亿元。

深入开展“无欠薪”行动

一是大力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全市5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监管全覆盖。该项目入选省政府“观星台”项目,获评省人社厅“对标争先 改革创新”竞争性试点优秀项目并作成果展示,入选2020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

是积极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全年共处理案件250起,涉及人员1061人,追回欠薪1454.91万元,结案率100%。全市“无欠薪”县(区)全部创建成功,实现全覆盖。我局荣获“浙江省‘无欠薪’县(市、区)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是全力推鱼山长效机制落地。实施鱼山绿色石化基地根治欠薪“专项攻坚行动”,做好欠薪案件督办工作,岛上40家总包单位全部实现无欠薪“六项制度”全覆盖。

是持续深化劳动纠纷源头治理。创新打造“东海渔嫂”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室,高标准建设劳动人事争议科技仲裁庭、网络仲裁庭、网络调解室,网办率达20.6%。

33

持续推动降成本,落实电价调整政策,农业生产电价每度下降0.1元,力争非居民气价每方下降1元。

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电力局、市城投集团

1.按照电价文件要求,除农业排灌、脱粒和贫困农业排灌用电外,我农业生产用电销售电价平均降低每千瓦时0.1元。截至今年12月,涉及降价电量约4018万千瓦时,减少电费支出约401.85万元。

2.下发《关于调整非居民管道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的通知》,非居民管道天然气最高销售价格从5.30元/方调整为4.15元/方,并根据用气量规模,继续执行量大价优政策,该价格自2021年1月1日用气量起执行。

34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市人社局

一是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年为企业集中“减、免、降、返、补”社保费14.46亿元,完成省定指标的122.81%,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全年举办招聘会133场,全市新增劳务用工8万余人。

二是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对舟山重点产业、重点群体的培训支持力度,切实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2020年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264人次,新培养高技能人才10228人,同比增长46.7%,增幅列全省第二。

三是突出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通过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方式,扎实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和失业人员兜底保障。全年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35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209人。

四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八大”行动。开发见习岗位,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1269人,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率达到100%。

截至12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55%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5

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推进与部队资源优化整合置换、集约利用。

市发改委(市军民融合办)、市经信局

军民融合产业持续推进,企业“民参军”积极性不断提高,今年以来新获批省级军民融合重点企业2家,军民融合资质企业累计达到26家,定海海洋科学城新入选浙江省军民融合智慧海洋产业基地,全年有12个项目被列为省级军民融合重大或示范项目。完成全市工程项目涉军土地数据库建设,和相关部队签订了军地土地置换协议,军地资源整合得到有力推进。

36

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试点城市。擦亮“东海渔嫂”品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统筹协调能力。

市委政法委、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妇联

市域社会治理方面,经中央政法委审定,我市以全省第2的位序进入第1期试点城市行列。相继召开全市试点城市工作会议、推进会、专题研讨会等会议,制定三年行动计划,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县、乡两级建立相应体系机制。制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有关考核条款,下达“618工程”任务清单,实施定期自评自查,开展4轮督导检查。组织专题新闻行动,扩大社会宣传面。

“东海渔嫂”方面:全市建立市、县、乡三级“东海渔嫂”参与社会治理指导中心,成立“东海渔嫂”联盟,组建十大员专业化队伍382支5800余人,并统一标志标识和十大员服装样式。成功举办“东海渔嫂”参与社会治理情景报告会、研讨会等,省级以上媒体刊发各类新闻报道20余篇次,进一步打响了品牌。今年以来,“东海渔嫂”在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俞东来书记对“东海渔嫂”品牌建设工作予以批示肯定。

37

全面建成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

今年以来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十大专项行动”和“六清”行动,共打掉黑恶团伙2个21人,打处套路贷案件4件11人,打处网络黑恶案件18件53人,抓获九类案件逃犯148名,查扣涉黑涉恶资产3683.1万元。三年来,全市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59人,恶势力犯罪集团11个140人,恶势力犯罪团伙12个99人,累计查扣涉黑涉恶资产1.95亿元,累计查处涉腐涉伞公职人员130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专项斗争取得完胜。据第三方机构对我市调查测评显示,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满意率达98.80%,对本地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率达100%。

38

提高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水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落实重大隐患排查机制,加强风险预警监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打造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强化消防救援队伍建设。

市应急局

1.完成两批共31个市级重大事故隐患(危险路段)整改,并进行“回头看”工作。完成应急指挥中心装修工作,归集应急指挥平台运行所需数据,形成了较好的运行能力。

2.基本完成应急指挥平台防汛防台、危化、公共安全等主题功能模块的开发及上线试运行,对已完成的部分进一步优化完善。

3.进一步完善了舟山市应急救援队伍调用和应急物资装备调配工作机制,市本级建成五大灾种共9支应急救援队伍;国家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已列入省级专业队伍建设,成功处置了长江口油轮火灾事故,得到了应急管理部领导的表扬和央视的跟踪报道,收到了上海市应急局的专题感谢信。

39

完善减灾救灾机制,实现防汛防台量化细化精准管控。

市应急局、市水利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属有关单位

完成《舟山市防汛防台指挥工作指南(试行)》《舟山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台指挥部工作规则》的编制并发文;完成精细化防汛防台8项工作任务落实,“研判一张单、管控一张表”纳入“识别一张图”;指导督促各县(区)、功能区管委会和相关部门落实“一小区一策、一道路一策”机制的推广和建设工作,实现量化、细化、精准化管控。继续做好强降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各项防御工作,准确掌握汛情动态,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

40

打造最安全城市。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生产、船舶修造、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攻坚战,推进企业员工安全素养大提升和应急管理安全文化进渔农村,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0%。

市应急局、市经信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扎实推进我市的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市级层面召开专题会议10次,印发专刊12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渔业生产、船舶修造、危化品等重点领域安全攻坚战,坚决防范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结合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宣传周等活动深入推进企业员工安全素养大提升和应急管理安全文化进渔农村工作,全市共组织企业员工完成线上培训27791人,协调渔业等部门开展“万民渔民技能大轮训”活动,培训船员8000余人次。2020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2起,死亡35人,同比分别下降22.0%,20.5%。

41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和防范走私,全方位打造智能安全城市。

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港航和口岸局、舟山海警局

今年以来扎实推进扫黑除恶“十大专项行动”和“六清”行动,共打掉黑恶团伙2个21人,打处套路贷案件4件11人,打处网络黑恶案件18件53人,抓获九类案件逃犯148名,查扣涉黑涉恶资产3683.1万元。三年来,全市累计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2个59人,恶势力犯罪集团11个140人,恶势力犯罪团伙12个99人,累计查扣涉黑涉恶资产1.95亿元,累计查处涉腐涉伞公职人员130人,移送司法机关16人,专项斗争取得完胜。据第三方机构对我市调查测评显示,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满意率达98.80%,对本地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率达100%。

42

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和诉源治理,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力争做到全省行政争议总量最少、行政诉讼败诉率最低、行政复议调撤率最高、行政复议办案效率最快。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市司法局、市委编办、市法院、市府办、市城管局,市属有关单位

1.严格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要求,严格落实《2020年舟山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2.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及时公布2020年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4项,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求。

3.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运用协作联动、定期会商、容错激励、滥诉规制四大机制,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80%,位居全省地市排名第5位,四项指标预计在全省靠前。

4.深入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正法直度”专项行动。成立综合执法改革领导小组,科学设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牵头推进秀山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省政府批复改革方案,牵头完成《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统一目录》确定的300项事项划转工作,全方位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5.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认真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

6.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和诉源治理,顺利召开第九次府院联席会议,在全省率先探索签订“府院联动”备忘录,开展府院常态会商30余次。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43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实施防洪排涝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五山分洪”水利工程。

市水利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2020年计划实施的75个城区防洪排涝项目全部开工,其中45个项目已完工,完工率60%。全市累计完成投资5.0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8%。

2.“五山分洪”水利工程各标段前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其中东山段已提前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3000万元的投资任务。

44

创新打造多功能海岛服务驿站。

市民政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卫健委,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全国首创“幸福驿家”建设品牌首批4家建成运营。各方捐赠各类器材物资近100万元,实施各类民生服务活动77批次社会反响良好,群众认可度高。相关经验做法被省政府办公厅编入《整体智治唯实性先现代政府建设案例汇编》,被中国社会报(头版)浙江日报(头版)、央广网等媒体“学习强国”刊发,获何中伟市长批示肯定。

45

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000亩,处置闲置土地1000亩,开发低效用地35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000亩。实施海岛万幢农房激活行动。

市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批而未供完成5716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90%;闲置土地处置完成1808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80.8%;低效土地开发完成4383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5%。

46

办好中国海洋文化节。

市资源规划局、市文广旅体局

已于9月25日-27日举办完成中国海洋经济论坛。

47

稳住近海捕捞,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扩大海水养殖规模。

市海洋与渔业局

1.1-11月,全市渔业总产量15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2%。预计全年全市渔业总产量 179.2万吨,比上年增加2.1%。

2.推进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完成舟山沿岸绿色捕捞方式研究、舟山渔场食物链研究工作,为舟山渔场配额管理打下理论基础;开展体验式休闲渔业渔获物的调查,为体验式休闲渔业特许捕捞提供依据。加快推进渔船保鲜设备遴选,完成推广2艘超低温冷冻保鲜设备渔船的安装工作;我市起草国家新材料渔船试点方案,内容已经纳入国家渔业十四五规划初稿,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也下文《关于做好舟山玻璃钢等新材料渔船试点准备工作的函》,明确我市开展试点前期工作。普陀绿色渔业基地加强企业引进,截止目前今年引进盛泰海洋牧场科技(舟山)有限公司、中水集团项目、中招网产业园(威海)有限公司申请平台经济产业园,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结合绿色渔业改革和新材料渔船试点,在东极推广新材料渔船建设;在全省率先开展清洁工程,落实项目资金,超额开展8艘渔船卫生设施改造。

3.扩大海水养殖规模。积极推进悬山海洋牧场综合体建设,现已完成项目投资6000万元,已暂养殖大黄鱼500万尾。建设“嵊海一号”大型深水网箱,已完成所有设备及养殖网具安装,并放养大黄鱼5万尾。加快建设HDPE大黄鱼养殖深水网箱,已投资3000多万元,新增建设完成40米周长HDPE深水网箱120个。

48

推动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每个链条环节都要力争谋划落地1-2个项目。

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经信局、市商务局

1.远洋捕捞渔船更新改造已完成五家企业7艘远洋渔船评审验收,补助资金已下拨。

2.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基地一区已完成钢结构大棚、地坪浇制,附属用房主体已完工,完成附属用房内外涂料、门窗安装、大棚照明、零星修补。远洋渔业冷链物流基地二区已完成地质勘探、图纸设计(含五层加工用楼)。惠群理货中心项目已完成发改备案、环保备案、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月份完成工程招标。

3.悬山海洋牧场综合体建设已完成全部378根钢管围栏桩的桩基工程,基本完成布网工程,实现项目投资6000万元,已采购暂养大黄鱼500万尾。

4.“嵊海一号”深远海网箱已完成所有设备及养殖网具安装,完成投资1200万元。已养殖尾重500克以上大黄鱼5万尾(大于8万尾大黄鱼苗种)。

5.已建设完成40米周长以上HDPE深水网箱120个,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

49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强化土地、岸线、矿山等资源统一管理,推进码头、管道共建共享。

市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委、市港航和口岸局

1.做好稳投资抢抓“窗口期”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牵头做好市政府抓经济工作投资、政策专班中用地用海政策保障小组工作。会同市发改委梳理完善重点项目清单,制订月度工作计划和任务、项目实施方案,定期做好项目推进审批协调各项工作。包括甬舟铁路项目、六横LNG、绿色石化三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其中甬舟铁路项目列入国务院委托授权用地审批重大项目清单。

2.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和政策,统筹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全年争取各类新增用地指标2709余亩;完成规划调整6155亩;有序推进项目报批工作,完成十五批次1922亩新增用地报批。推进重大项目审批工作:甬舟铁路列入国家制授权委托下放审批项目清单,开展先行用地审批;甬舟高速复线选址预审通过省厅审批,按期完成任务;六横LNG项目完成选址预审论证报告评审,按时间节点开展审批工作;浙石化4000万吨原油保供项目册子马目油管选址预审完成审批。

3.强化港口岸线使用管理,坚持油品码头公用属性。8月13日召开舟山港口协会油气储运行业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首批21家油气储运企业成为会员单位;起草完成《舟山市油气储运行业自律公约》,并提交会员大会审议通过,经公约成员单位共同签字后生效。于8月底完成油气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开发并上线试运行。

4.推进舟山市海底管线现状调查工作。完成全市海底管线核查外业工作;完成舟山市海底管线登记表和图集;基本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拟在1月底前进行项目验收。

50

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中水回用率。

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水务集团

1.《舟山市水资源深化开发利用规划》已通过专家组审查。

2.《舟山市中水回用方案专项研究》已完成结题稿,并于11月25日完成了课题结题申报工作。

3.《舟山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已印发。

51

积极推动甬舟供水一体化,谋划嵊泗跨海引水工程。推进大陆引水三期工程。

市水利局、市发改委、市水务集团

1.甬舟供水一体化已纳入《舟山市推进甬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和《推进宁波舟山一体化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与省水利厅积极对接,争取将甬舟供水一体化工程纳入正在谋划的浙江沿海水库链连通工程和钱塘江、曹娥江流域水库群联网联调工程。

2.嵊泗跨海引水工程:已列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可以及海底路由和海洋环评专项完成初稿;完成通航影响条件评价、规划用地预审工作。

3.大陆引水三期累计完成投资23261万,年度投资完成率155.1%。大沙调蓄水库完成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开展试运行;宁波陆上段累计敷设管道4.185公里,李溪渡泵站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岱山县引水工程管道工程全线完工,泵站工程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水务调度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硬件设备完成安装。

52

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三年行动。

市资源规划局

2020年,我市海岸线整治修复任务为27.571km。截止年底,我市各县区海岸线整治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完成省定任务。

53

持续推进“一打三整治”,加快国家级海洋牧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市海洋与渔业局

1.执法部门持续推进“一打三整治”工作成效显著。截至12月底,全市共组织渔政执法检查3344次,参加执法人员29863人次,执法船艇2756艘次,航程170841海里,检查渔船8050艘,现场(限期)整改渔船2209艘次,查处违规案件771起,收缴罚没款 835.8万元,查获“三无”渔船199艘,没收违禁渔获物34716公斤,清理违禁渔具29206顶,停航教育扣押34艘652天,移送司法机关立案31起,移送人员 40人。陆上检查经营场所(点)、码头5414个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32324份。

2.白沙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经费1750万元已拨付到位;嵊泗东部东库黄礁海域海洋牧场和普陀东部海域桃花岛海洋牧场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3.完成了以县(区)级为单位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和分述报告并上报省林业局。

54

建设全域化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60个。打造一批明星村、明星线、明星岛。

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

截止12月底,全市24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已完成项目建设,共投入建设资金10134.6万元;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60个、美丽风景带4条;制定舟山市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发展创建标准,高质量指导美丽小岛、美丽乡镇、美丽风景带建设。花鸟美丽小岛建设经验在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上作典型交流。

55

开展新一轮“整洁村庄”竞赛,创建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

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

1.持续推进高标准整洁村庄专项行动,截止12月底,已累计清理各类陈年垃圾19700余吨,整治乱贴乱画7021处,乱堆乱放15847余处;开展 “洁美杯”竞赛3次、 “最美村”“整改村”评比7次,共计15个乡镇(街道)获得“洁美杯”,34个村获评“最美村”、19个村被评为“整改村”。

2.6 个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5万元。

56

新增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9.3万人。

市水利局

2020年新增14.6万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完成率157%。三年累计增加27.8万渔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完成率137%。

57

完成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5个。

市资源规划局

2020年,我市启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任务为5个。截止年底,上述项目的实施计划于9月份获省政府批准,目前实施方案也已完成上报工作。

58

大力发展渔农村经济。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的海岛现代农业,推进农旅融合、三产融合,打造定海普陀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成8个省市级特色农业强镇。

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

1.截止12月底,已完成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重点任务71项,达到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标准;

2.定海小沙、马岙、普陀桃花、展茅、岱山岱东等5个乡镇已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岑港、马岙、小沙、展茅、桃花、秀山、岱西7个乡镇已成功创建市级重点农业乡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59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

市农业农村局、市府办(市大数据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1.制定下发《2020年舟山市数字乡村发展任务清单》,4G网络覆盖率95%以上,推动5G在传统水产行业应用,探索渔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完成数字渔农业工厂建设6家,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22家;

2.积极开展区域化特色产业数字化应用,完成普陀田园综合体智慧田园建设项目和舟山市蔬菜基地智慧信息管理系统;

3.促进农村电商经济发展,成立舟山晚报农产品公共直播基地,荣获浙江省农播示范基地授牌。全市4个县(区)均已建设“网上农博”,做到百分百全覆盖,全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14.9亿元。

4.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加快舟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系统与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的对接,纳入省追溯平台的入库主体数量418家,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的“三品一标”生产主体59家

5.提升乡村治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集体“三资”、农村宅基地等省级管理系统应用,推进渔农民建房“一件事”审批办理系统应用,搭建闲置农房信息发布平台。政务服务线上受理率85.51%,监管平台掌上执法率100%,双随机覆盖率100%。

60

壮大集体经济,巩固消薄成果,出台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深化结对帮扶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组织部、市海洋与渔业局

1.完善政策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切实做好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工作的指导意见》。

2.深化结对帮扶。印发《关于调整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结对帮扶单位名单的通知》,掌握结对帮扶进度,赴结对村调研,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3.督促项目实施。组织申报2020-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共报送项目59个(其中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项目20个),今年已完成14个,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余万元。

4.加强收入统计。截至前三季度,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0%,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总收入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总收入3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91.79%,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5.根据俞书记关于集体经济下降村的指示精神,制定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一肩挑”人选资格条件,对届内村集体经济下降或没有起色的 29 名“一肩挑”人选坚决予以调换。

61

持续促进渔农民增收,引导渔农民创新创业和转移就业,提升渔农家精品民宿220家。

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1.截至12月底,220家渔农家民宿已全部完成精品民宿创建并正式公布名单。

2.截至12月底,全市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209人,完成创业培训4288人次,其中农村电商培训2368人次。

3.完成2艘新型冷冻渔船设备安装,开展多种冷冻保鲜设备在水产品保质保鲜和渔民增收方面的对比。

62

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力争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最低收入水平达到年人均8000元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市民政局

1. 前三季度,全市低收入渔农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24元,同比增长10.3%。

2.出台《舟山市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明确渐退期制度、支出型贫困救助制度等。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720元调至810元。全市共有低保8786人,低边1685人,特困对象723人,全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9710万元。

63

及时做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的监测和帮扶。加强困难家庭精准帮扶。

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

全市共有重病患者单列施保19人,残疾人单列施保2010人,支出型贫困家庭494个。全年共核对个人承担医疗费用5万元以上57人。

64

提升渔农村治理水平。巩固提升社区村体制改革成果,加强新村规划。做好村级组织换届,推进村党组织、村委会、经济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一肩挑”。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发挥好渔农村带头人作用。

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组织部、市资源规划局

1.完成定海盘峙岛和洪家村、普陀区白沙港村和登步岛、岱山衢山镇皇坟村及田涂村、嵊泗五龙乡会城村及黄龙乡南港村等8处“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2.根据省、市部署要求,全面开展重难点村集中攻坚行动,高质量抓好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稳步推进村委会、村监会和经合社选举。截止12月底,全市280个村全部完成党组织、村委会选举,“一肩挑”组织意图人选全部顺利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全部依法选为村委会主任,干部年龄、学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65

深入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落实“五议两公开”。

市农业农村局、市纪委(市监委)、市民政局、市司法局

1.印发《舟山市“清廉村居”建设内容及评价标准体系(试行)》,明确35个清廉村居试点名单,指导各县(区)、功能区一村一策制订清廉村居试点工作方案,有序推进试点创建。

2.命名了第一批10个“清廉村居”示范点,宣传推广了相关示范点的典型做法。

3.召开全市深化“清廉村居”现场推进会,进一步部署推动全市“清廉村居”建设。

4.组织各县(区)、管委会开展清廉村居示范点自查验收上报,并组织市级相关部门联审联查,完成示范点创建工作。

66

创建省级善治示范村20个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11月份组织各县区、功能区对各地申报的55个创建村进行初审后报市复审,经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复审,不合格8个,主要涉及申报村存在负面清单事项,及时组织各地依据省创建办法补报7个,确定54个创建申报村上报省厅复核。截至目前,省厅正组织开展对54个村进行公示。

67

加大养老服务保障力度,加强困难家庭精准帮扶。

市民政局

1. 高质量完成11家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提前2个月完成130户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

2.《舟山市居家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草案)》已经市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进行一审。

3. 迭代升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向县(区)乡镇(街道)迁移。

4.实施乡镇(街道)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工程,推进失智症照护专区建设,制定实施《新建住宅区养老服务用房配套建设暂行办法》,引入光大百龄帮集团运营普陀山颐养院。

5.着力规范社会救助申请、审核、认定、救助、管控流程,进一步压实县(区)民政局审批、乡镇(街道)审核、社区(村)配合等方面责任,防止错助、漏助等现象发生。全市困难群众中60岁以上3633人,占比34.7%、18岁以下574人,占比5.5%。因病致贫人数7509人,占比71.7%,因残救助人数2441人,占比23.3%。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救助人数516人,占比5%。

68

改善残疾人无障碍环境。

市残联、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1.成功创建5个省级无障碍社区,其中嵊泗县洋山镇圣港社区被省残工委通报表彰;

2.省民生实事项目—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数200户,完成221户,完成率111%;

3.开展市、县(区)联动、残工委相关部门参与的“有爱无碍·你我同行”无障碍体验活动,被体验单位存在问题整改完毕。

69

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1.2020年12月31日,省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报(浙委退役军人办〔2020〕18号)命名表彰了一批“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我市普陀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10家单位榜上有名,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5家的创建任务。

2.在10月22日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我市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圆满完成了创建任务。

70

加强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实施2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综合治理工程。

市资源规划局、市水利局

1.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完成了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的现场调查工作。

2.根据野外调查评价成果完成了危险区划分,确定了预警指标。

3.编制完成了山洪灾害防御对象清单和责任清单。

4.完成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建立了山洪风险一张图。

5.形成了全市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指挥平台,建立了地质灾害风险一张图,完成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内人员信息的录入,赋予了安全码。

6.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完成治理25处。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71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市疫情防控办,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坚定不移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截至目前,10名本地确诊病例、1名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均已治愈出院。

全力构建严密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自1月19日发现第一例确诊病例,连续研究部署落实,迅速建立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动态调整专项工作组组织架构,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工作组始终保持常态化运作,确保人员不散、力量不断,防控举措始终落实到位。针对冬春季疫情防控特点,由市政府领导带班,每周必开展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和漏洞,第一时间形成任务清单,挂钉钉群滚动督办、实时销号,确保事不过夜、马上就办。

全力抓好本土疫情防控。率先提级响应有效切断了传染源。率先关口前移强外来车辆外来人员有效防控。率先关闭宾馆、酒店、景区及娱乐场所开放,有效避免疫情输入和扩散。为有效应对冬春季疫情防控,率先提前制定《新型冠状病毒大规模核酸检测方案》,一旦出现一例本土病例,2小时内,可完成采样点设置和工作人员就位;6小时内,可有序完成基层组织动员;3天内,可完成全市全员核酸检测。

全力防范境外疫情海上输入。强化疫情防控风险排查精准掌握来港船舶全程轨迹、船员换班情况、船员健康状况、作业计划等信息。从严源头把控,按照“四不接一审核”的原则严格接单管理。严格落实“先检后换”“先检后上”“先检后修”要求,主动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对所有抵港维修外轮、远洋渔船、换班货船等,实行全船船员核酸检测全覆盖。截至12月底,2.4万余名船员换班,占全省的81%、全国的1/6。6月份以来已主动排查发现染疫外轮32艘,核酸检测阳性船员98人,均通过闭环管控,未发生一例本土传染。

全力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防控。成立由市场监管、经信、等部门组成的进口冷链食品物防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在马岙设置公共集中监管仓,对“三证一码”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统一运至集中监管仓进行检测、消毒。在高速双桥入口设置检查站前置防线,对冷链运送车辆实行每辆必查。在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酒店餐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冷链仓储/冷链运输企业和快递企业等单位采集样本,自9月以来开展新冠肺炎专项监测23次,检测样本8555份,均为阴性。

全力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全市财政已下达防疫资金2.2亿元,全面对标国家、省定要求,提升我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通过前阶段建设,全市现有14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1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9500份。在此基础上,依托舟山医院建立市级核酸检测基地,力争到年底全市日最大检测能力达到25000份。舟山医院新建传染病大楼启用,配备收治床位144张。市及县(区)均已落实后备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组建成立100人重症医疗队和300人后备救治人员储备库。现有救护车辆47辆,其中负压救护车7辆。

72

启动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民政局

1.完成新一轮市老龄委成员单位及委员调整,召开市老龄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制定市老龄委工作规则、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2.编制2019年度老龄事业统计公报,开展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总结验收。

3.出台《舟山市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推进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签约合作率达70%以上。

5.推进老年健康试点项目,桃花镇中心卫生院新设医养结合病房;新城甬东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甬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体化发展;普陀天颐老人之家开展全国老龄健康远程医疗服务试点;新城桂花城社区、普陀山龙沙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全市新增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推进岱山东沙、定海广济社区护理站医养结合试点建设。

6.制定舟山市卫生健康系统《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就医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方案》,草拟《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舟山市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成《全市老龄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立项申报。

73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市卫健委,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撰写完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调研报告。

2.提前谋划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编写完成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监测预警、健康教育、医疗救治等5份工作指引。

3.加强救治能力提升。一是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增配PCR等核酸检测设施设备。目前全市5家疾控机构、9家医疗机构、1家市内第三方机构开展检测工作,最大日检测能力达到10700份。加快推进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按日最大检测量3万份标准配置33台PCR等检查设备,目前相关设备均已在采购中,待全部到位后,全市核酸日最大检测能力达3.5万份。扩充全市核酸检测人员队伍,年底前达到180人。组建成立26人核酸检测机动队。二是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全市共设置定点医院6家、发热门诊9家。6家定点救治医院按省定要求设置收治床位,共计256张,全部按重症救治床位改造,预计年底前负压床位可达到80张。9家发热门诊均进行规范化改造,落实专用CT设置。制定印发基层发热诊室设置运行工作指引,加快基层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哨点”作用。加强救治力量储备,组建成立100人重症医疗队和300人后备救治人员储备库。加快后备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改造进度,市本级方舱医院和后备医院均已完成改造图纸设计和改造经费测算,待改造方案确定后即可开始水、电、污水等前期改造。三是加快推进转运能力和洗消中心建设,全市新增到位负压救护车5辆,另有3辆仍在采购中,预计到年底前全市负压救护车可达到10辆,基本满足患者转运需求。市本岛辖区、两县及六横岛均建立一个具备救护车洗消功能的服务点,岱山县已建设完成。

4.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应检尽检工作,持续做好重点地区来舟人员、入境入港船员、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环境物表的核酸检测和日常监测管理等工作。

74

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文化产业增长7%。

市文广旅体局、市委宣传部

1.已完成《舟山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完成2020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安排定向资金用于补助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企业。充分发挥文创贷平台2.0版的作用,加大对中小文化企业放贷力度,缓解资金压力。完成全市第二批文化产业成长型企业和创新型人才评选工作。组织我市优秀文化企业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云上文博会)和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2.出台《促进文旅体产业复苏十条政策》。推进冰雪世界、体育综合体等大型产业项目的招商工作。

3.开展“疫去福来 还你惠民季”活动,发放电子消费券50万张;实施“海上冬韵 福在舟山”舟山惠民季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舟游列岛•GOU,GOU,GOU”市长直播卖货专场活动,总销售额达1085余万元;举办东海音乐节,观众人数近8000人次;点亮“潮生夜市”IP,推进旅游景区和文体场馆夜间开放;组织东海夜剧场、520夜市街、晚风市集等夜游夜娱活动,促进“夜经济”+文旅大消费。

4.推进六横海岛主题公园项目招引,嵊泗海岛公园雷蒙德文旅小镇招商引资项目已落地。

5.持续推进与中体产业集团的合作,开展大型赛事IP合作和体育综合体项目落地,成立全市体育产业联合会,凝聚市场主体合力。

6.举办2020舟山群岛马拉松活动,吸引14000名跑步爱好者参与赛事,参赛人数居例届之首。举办舟马、环舟山自行车骑游等产业赛事,直接拉动消费近4000万元。

7.积极培育岱山县岱东运动休闲小镇,组织了风筝节、沙滩高尔夫等赛事,并积极开展体育项目投资。

75

拓展和丰富定海古城、沈家门渔港、东沙古镇、嵊泗渔村等海洋文化内涵。

市文广旅体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已完成第九批市级文保单位、首批市级非遗体验基地、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出版非遗专著《舟山船模》。

2.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提炼各区块文化要素,梳理出67个重点文化元素。定海举办了美在其“钟”—舟山古董钟表收藏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重阳节民俗活动;普陀举办了“互动微课堂”——小小印刷师指里行间活动;已完成岱山东沙古镇非遗传习所创建、“东海石村”黄龙峙岙村石文化展示陈列馆建设、黄龙乡非遗体验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了具有特色海岛渔俗文化的嵊泗县黄龙乡“大乐之野”民宿。

76

打造舟山品牌,开发系列海洋海岛生态价值产品。打造中国最佳海岛旅游目的地,各县(区)均规划建设1个海岛公园规划设计1个整岛开发的特色海岛、引入1家高品质旅游度假酒店

市文广旅体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1.联合市商务局成立“百县千碗·舟山味道”工程推进指导小组。持续推进市场化运作,打造IP品牌,培育特色美食体验(示范)店、旗舰店共计15家。培育美食街区1家,编印《寻味舟山》美食丛书和《转角遇见.舟山味道》宣传绘本,完成2021舟山味道美食宣传专题片脚本策划、创意讨论提升工作。举办“舟山味道”中式烹饪师、西式面点师技能大赛。

2.推出“舟游列岛”LOGO征集活动,收集作品350个,最终评出入围作品4件,特等奖空缺。在郑州、西安分别举办“舟游列岛,丝路相会”和“舟游列岛,豫见美好”文旅专场推介会。

3.完成“3+3”海岛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开展总体规划市级评审会。打造定海摘箬山、东岠岛、普陀东极、白沙、蚂蚁、桃花、岱山秀山、嵊泗花鸟、黄龙等文化旅游主题岛。

4.定海“大乐之野•南洞”度假酒店、普陀桃花岛澜舍度假酒店已开业运营,嵊泗县开元名庭酒店已着手内部装修,预计2021年1月开业,衢山镇半山伴海度假村精品酒店已完成项目审批事项、不动产权证及规划许可证办理等工作。

77

评选“舟山十景”“十大网红打卡地”。打造海上体育运动目的地和海上休闲运动中心,开展帆船、海上铁人三项、海岛越野挑战等系列赛事。

市文广旅体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通过相关文化旅游体育主管部门推荐,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流量抓取,携程、马蜂窝、游侠客等OTA平台舟山年度数据,评选出20个2020年度文广旅体舟山“网红”(打卡地),主要包括舟山本年度网红营销事件、网红演出活动赛事、网红景区景点、网红酒店民宿、网红餐饮等。

2.通过网上征集、线上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评出“舟山十景”,并打造多条打卡路线,引导游客进行线下体验。

3.高起点谋划《舟山海岛旅游与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委托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规划编制咨询工作。积极打造品牌IP赛事,已举办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家庭帆船赛、铁人三项、岛越野挑战赛等,参与选手达5000余人次。

78

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

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

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合作

一是推进教师队伍一体化培养。选派中小学名师、名班主任和骨干教师28人参加宁波举办的“甬舟一体化”高端研修合作项目;遴选12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到宁波3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跟岗学习;联动推进省“希望之光”5名专家团队支教帮扶活动;邀请20名宁波教育教学知名专家到我市开设讲座、示范课;组织舟山市初中校长“提质强校”培训班43名学员赴宁波学习考察。

二是推进教研活动一体化开展。制定2020年“甬舟教育一体化”建设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开展甬舟两地高中政治、中职旅游、中职汽修等学科4场线上线下教学研讨活动。推动舟山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学校与宁波市(杭州湾)青少年学生实践基地管理中心、宁波市奉化区滕头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岱山中学与鄞州高级中学,大衢中学与宁波镇海仁爱中学结对合作。推动舟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与北仑区阳光学校、镇海区景和学校组建三校片区联盟。

三是推进中职教育一体化合作。推动宁波市中职(技工)学校技能大赛面向舟山师生开放,参赛项目由17项增加到30项,师生参赛人数由67人增加到99人。促成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与宁波2所高职院校建立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合作专业,积极做好宁波2所中职学校首次面向舟山“中本一体化”招生工作,全年甬舟两地共招生一体化培养学生554名。市属2所高职院校与宁波5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联合,市属3所中职学校与宁波4所中职学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四是推进终生教育一体化融合。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已推荐申报长三角体验基地,“区域终身学习发展共同体”(长三角片区)第一批项目试验点申报成功,并成功组织各地共同体负责人参加首期老年教育发展云论坛。《舟山群岛新区市民素质提升工程》获评2020年长三角地区社区教育特色地方品牌项目。推荐全市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参加第三届长三角家校合作高峰论坛论文征集活动,15篇家教案例参加长三角家庭教育优秀案例交流。

大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优质医疗资源合作

1.与宁波市高标准共建专科联盟7个、成立名医工作室23个。市级医院均与沪杭两地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今年8月,舟山医院挂牌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技术合作中心。9月,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以全市模式建设胸痛中心的地市。目前,全市共有13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沪、杭、甬三地共38家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今年,各协作医院累计下派各类专家开展各类手术300余台、教学查房40余次、坐诊294人次、讲座授课126次,累计指导开展新技术80余项。

2.推动两地卫生监督、院前急救的一体化发展。卫生监督领域,在人才梯队培养、信息化建设、专家协作、重大复杂案件共商协办、应急联动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并初步确定合作模式。联合宁波市执法领域专家联合对我市6家公立医院开展依法执业飞行检查。院前急救领域,健全完善甬舟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首接负责制”机制和重大院前急救事件联合应急医疗救援协作机制,组织本市急救工作人员参加宁波市院前医疗急救培训项目,邀请宁波市急救指挥中心专家作为我市院前医疗急救专业培训师资。甬舟两地联合开展舟山跨海大桥应急医疗救援演练。

3.与宁波市合作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甬舟一体化联合应急医疗救援演练,举办 2020 年宁波-舟山精神病学学术年会。

4.推动甬舟两地卫生健康信息互联共享,实现甬舟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调阅功能。

5.甬舟两地开展继续教育领域合作,组织舟山考生前往宁波市国家基地进行医师资格技能考试,派出14名考官。引进宁波市优质继续教育项目1项。加强医学鉴定合作,邀请宁波市医学鉴定专家共同参与鉴定工作。

79

率先在全省实现村镇景区化。

市文广旅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景区城3个,景区镇16个,景区村107个,嵊泗县率先在全省实现村镇景区全覆盖。

80

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市卫健委

已完成。结合我市实际,对出生缺陷项目进行整合,与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舟山市出生缺陷预防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开展婚前、孕前、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十免”项目。累计完成优生两免1590对,叶酸补助2462人,产前筛查3978人,新生儿疾病筛查10012人。

81

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行公办幼儿园招生服务区制度,实施市区一体化高中招生,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拓展银龄讲学支援计划,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启动建设市级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支持在舟高校、市属高职院校发展,完善在舟高校对地方发展贡献度评价体系。

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一是全市幼儿园已全部完成招生工作,学前教育招生服务区制度实现全域覆盖。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参阅》、市委《改革专报》等相继报道刊登了我市“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幼儿入园普惠优质”的做法经验。

二是调整高中招生录取区域,市属、定海、普陀执行同一招生计划。稳妥做好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工作,实现“市区”录取区域考生按同一分数线录取。出台《关于完善我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定向保底名额分配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市区普通高中招生公平问题。公布舟山中学等4所优质普通高中特色招生章程,推进市区普通高中分类办学促进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工作。

三是新招募银龄教师18名,续聘7名,共25名,全部银龄教师均已上岗支教。各校与银龄教师签订支教协议,做好生活保障,加强日常管理。银龄讲学工作被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竞跑者》栏目刊登编印。

四是出台了《舟山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和管理办法》,完成校外培训机构办学水平评估工作,公布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的抽查任务率100%,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任务数100%。

五是完成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建议书批复、可研报告批复和代建单位、设计单位公开招标,施工图纸已完成二审修改。六是下发《舟山市加强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 》,完成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申报。出台《在舟高等院校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度评价办法》,完成市属高校专项资金分配并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下拨。组织推选市属高校高质量申报省高水平职业院校专业群。协助市政府制订了东海科技学院转设方案。

82

推进“健康舟山”,争取人均期望寿命达80岁以上,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启动妇女儿童医院门急诊大楼建设,完成29个村级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银龄助康”计划。

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推进“健康舟山”,争取人均期望寿命达80 岁以上,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

1.成立市医改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并印发《舟山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工作的通知》。

2.召开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工作推进会,推动落实 2020 年全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重点任务。

3.启动以舟山医院为牵头单位,新城、普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城市医联体建设,进一步推动形成“县域医共、市县医联”医疗服务新体系。

4.迎接全省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督察,出台《舟山市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实施方案》,以清单形式落实23个单位综合监管责任。今年以来查处相关违法行为32起。

5.召开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2020年主要考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会。

6.进一步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重新调整了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7.完善了全民医保相关制度。

启动妇女儿童医院门急诊大楼建设。

完成项目用地预审、选址审批和社会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获市发改委批复(舟发改审批〔2020〕134 号),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市发改委评审,已就市妇儿医院进度情况向市政府专题报告。

完成29 个村级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

实施村级卫生站室规范化建设,以市民生实事项目为载体,完成29家村级机构规范化建设及验收,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功能布局、服务能力、就医条件均有提升。经市卫健、财政局验收,站室达到五星标准7家、四星12家、三星10家。市人大教科文卫委视察了项目完成情况。目前全市村级卫生室(站)规范化率达到69.63%。

实施“ 银龄助康”计划

创新实施银龄助康,印发《舟山市银龄助康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各大媒体发布招募公告和专题宣传片,面向全国招募优秀退休医师到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担任专家并提供临床服务和带教指导,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成11名银龄医师招募,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5名。

83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市医保局、市卫健委

编制全市医保基金年度总额预算和控费指标,合理确定住院和门诊医保基金支出额度,年度控费指标下发各医疗机构。开展住院费用DRG点数付费改革,会同市财政局、大数据局完成DGR付费改革项目的初评、专家评审、建设资金安排和立项等工作,6月底完成第三方合作公开招标工作,签订住院费用DRG点数付费软件开发和服务合同,5年合作期费用650万元。根据《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ZJ—DRG)细分组目录(1.0 版)的通知》要求,收集前三年全市住院病例数据共46万份并进行清洗、分析和归纳,全市DRG细分组共1000组,全市实有病组900组。经测算确定各DRG基准点数和各医院的具体点数,明确全市DRG定价结算规则,相关标准下发各医疗机构,并与各医疗机构进行了充分对接和沟通。根据DRG付费相关规定,指导各医疗机构规范上传住院病案首页及有关明细内容,每月对各医疗机构住院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沟通,帮助医疗机构提高DRG管理水平,有效控制住院费用。开展DRG特病单议,对高倍率病组进行专家评议,确保基金合理支付,促进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84

强化渔农村文化礼堂和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整合。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经市级验收,全面完成全市2020年度新建文化礼堂25家,完成总目标100%;完成全市建成文化礼堂与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整合工作234家,完成总目标100%。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85

研发经费支出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市科技局

1.出台政策。已出台《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舟山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攻坚专项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首次提出对研发经费支出实行奖补激励。

2.增速领跑全省。2020年1-11月,我市规上工业企业投入研发费用30.25亿元,同比增加181.6%,增速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增速16.9%),增速持续引领全省增长。预计全年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1.4%,同比提高0.34个百分点。

86

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减租减息减税减费行动。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税务局

积极推动落实“雄鹰行动”“雏鹰行动”“凤凰行动”,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实施重点监测、分类指导和精准帮扶,加大对培育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累计出台23个市级涉企帮扶政策,深入开展企业服务专项行动,特别在降低民营企业成本、强化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持续发力,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新一步提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显现。

今年我市企业培大育强成效显著,“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实现零突破,经省政府同意,浙石化入选雄鹰行动培育企业;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隐形冠军”企业3家、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小升规”企业2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专精特新”入库培育企业190家。

工业民营企业增长、比重迅猛提升。截止11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共计355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90.1%,1-11月,规上工业民营经济总产值1128.5亿元,同比增长103.8%,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9.9%。

贯彻落实“五减”和惠企纾困政策,截止12月底,累计兑现“五减”惠企政策约60.1964亿,兑现率为148.66%。其中减税完成10.94亿,减费完成33.2055亿,减租完成2.6396亿,减支完成8.2413亿,减息完成5.17亿。

87

深化融资畅通工程,发挥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作用,推广企业无还本续贷、循环贷等业务,缓解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全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5%以上。

市金融办、市发改委、舟山人行、舟山银保监分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融资规模稳定增长。银行融资保持稳定增长。截至11月末,全市银行机构贷款余额2812.09亿元,比年初增加376.39亿元,增速17.3%,高于年度目标2.3个百分点。

2.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11月份,全市贷款利率5.08%,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累计实现三减联动政策金额3351.87万元;全市金融机构已累计为企业减息4.88亿元,减息政策兑现率127.75%。

3.推动金融机构采取无还本续贷、循环贷、年审制等还款方式便利企业转贷续贷,帮助企业缓解现金流压力。截至11月末,全市银行机构无还本续贷业务余额96.61亿元,比年初增加36.77亿元,增幅61.43%;贷款户数4860户,比年初增加2411户。

88

防范化解企业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逃废债。

市金融办、市公安局、舟山人行、舟山银保监分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 全力化解企业“两链”风险。加强市级层面协调,指导属地政府建立完善工作专班,压实县(区)、功能区属地主体责任,对重点风险企业逐个研判, “一企一策”开展风险化解处置工作。加强排查监测预警,建立“五张清单”报送工作机制、不良贷款月度管控机制,密切关注企业金融风险情况,开展不良贷款处置攻坚行动。同时,要求县(区)、功能区对有风险苗头的企业,分类施策开展帮扶及风险化解工作,及时阻断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传递扩散。对需要帮扶纾困的企业,引导银行加大企业帮扶支持力度。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99.7亿元,风险实现有序出清。

2.严厉打击逃废债。市公安局会同市金融办、市人行、市银监分局对逃废债开展重点打击,2020年我市共立破涉及恶意“逃废债”案件14起,涉案总金额达2343万余元,挽回损失900余万元。9月份抓获出逃5年的骗取贷款境外逃犯,追赃一亿多元。

89

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司法局

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

一是出台《关于落实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从整体上规定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9个切入点。

二是出台《关于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提出8项措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三是出台《开展2020年度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的通知》,提出8项落地措施,切实在推进依法依规监管、加强帮扶指导、倾听企业诉求等各方面深化“三服务”工作。

是落实“一对一”结对要求。共结对服务企业86家,大大超过省厅分配任务要求。三是建立健全环保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明确八项“三服务”惠企措施,疫情期间累计指导、帮扶复工复产企业1450家次

是开展面对面政企沟通。组织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助力绿色发展,强化政企交流。

是利用党建先行的模式,落实企业环保咨询日制度、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开放重点项目排污权交易一事一议渠道;进一步优化项目准入流程,复工复产期间实现总量准入流程和排污权交易全程在线化;为重点企业提供个性化总量分配方案为甬舟高铁、金塘原油保供码头、舟山绿色石化基地、舟山污泥处理工程等重点项目提供提前介入服务;多次主动上门帮扶浙石化做好碳资产管理,为我市做好碳排放控制工作摸清基数;多次赴海洋产业集聚区开展“三服务”,为辖区内企业开展现场培训及环保咨询。

提升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水平

1.开展“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试点工作。完成陆海统筹系统“五步三清单”工作法子模块开发,经试运行后通过初步验收。

2.打造数字化智能监管综合指挥平台。印发《舟山市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指挥中心管理制度》,实现与12345投诉中心及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管理平台的互通,形成市县(区)监管服务、执法、应急、信访工作线上统一指挥、精准治理、联动处置的工作模式,基本构建完成全市生态环境部门纵向与跨部门横向联合执法和监管服务的闭环管理机制。

3.深化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完成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自查评估,通过市司法局组织“回头看”考核。结合最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要求,联系我省、我市实际,印发《舟山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手册》。

90

加快推动船企升级、兼并重组。

市经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加快推动船企升级:

1.以开展绿色修船企业认定为抓手,大力推进规上修船企业加快绿色修船装备改装与升级,今年新增绿色修船企业6家,示范企业2家。目前全市绿色修船企业达到17家,其中示范企业4家。

2.强化船企改造升级项目的服务与跟踪,着力推进重点船企续建、升级项目顺利进展,浙江友联邮轮改装基地项目、中天重工二期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正有序推进,浙江友联首艘邮轮改装已于11月29日进厂。

3.加强部门联动和工作督查,持续推进以环保“三达标”为重点的小船厂整治提升,通过三年的持续努力,全市88家小船厂全部完成整治的工作目标,其中53家通过环保三达标,35家关停产。小船厂作业环境明显改善、安全生产得以规模、污废乱排乱放得到治理。相关嵊泗县、衢山岛整合新建项目正有序推进之中。

加快推动船企兼并重组:

以资源招商、业务招商为抓手,市、县合力攻关推进船企兼并重组,年内完成海舟修造船、海天船舶、宏鹰拆船等3家困难船企的兼并重组工作,超额完成1家。

91

加快机械制造业智能化步伐,推动螺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相关县(区)政府、相关功能区管委会

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引入舟山优云科技公司,推进企业业务数字化系统开发引用和设备数字化系统开发应用。目前,规上螺杆企业已实现ERP系统全覆盖,形成了全面打造工业互联网的良好基础。华业、通达、德玛吉和双力4家公司共计完成一期260台设备数字化系统应用开发。华业销轴制造智能车间项目已通过验收,通达二期35台设备改造已签约并调试,双力MES系统业务流程信息化已上线运行。螺杆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工作已启动,涵盖订单管理、能耗管理、原材料采集、产品检验检测、设备维护、供应链金融等板块,向螺杆企业开放技术支持和系统接口。

92

水产品加工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落地形成若干项目,建设水产品绿色加工小微企业园。

市经信局、市远洋渔业集团、普陀区政府

水产品加工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延伸,落地形成若干项目

华超海洋生物肽系列产品项目落户普陀经济开发区,总投资1.1亿元。

已完成企业注册并顺利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桩基工程的65%。浙江烽顺物流有限公司现代智能冷链物流平台项目落户普陀经济开发区,已完成注册签约并确认,总投资2.1亿元。目前项目已摘得土地,正在进行前期勘探设计和平整场地和施工图设计。舟山恒天水产有限公司、浙江华滋奔腾物流有限公司、宁波万泓水产有限公司签约水产品加工及冷藏项目及冷链物流三期项目。

建设水产品绿色加工小微企业园。

基本取得土地占补平衡指标;与合作方确定合作模式;完成土地清表及土地平整的工程量测算和控制价编制工作,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完成该区域控规修编方案;姜常委于1月5日召开会议,对产业园推进工作提出相关要求。

截止12月底,已完成区域内57家水产企业转型升级意愿调查;完成19家企业征收评估工作和1家企业的征收工作;完成海洋生物园区整体控规编制,并完成园区建设转型升级项目概念性设计方案;积极推进招商工作,与日本三井财团项目洽谈已基本达成共识。

93

引入金融机构2家以上,直接融资超100亿元,推进企业上市工作;融资租赁业务余额超400亿元,增长10%;保险业增长5%以上。

市金融办、舟山人行、舟山银保监分局

1.目前,长城证券舟山营业部已正式开业。成功引入宁波银行在舟山舟山设立分行,并已基本完成开业筹备工作。

2.推动保险业稳定增长。11月全市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5% 。

3.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增长。1—11月,全市累计新增直接融资187.8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的135.11%。

4. 2020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受理黎明智造上市申报文件,并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单。大洋世家在浙江证监局辅导备案,报会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动中。目前,7家重点后备企业的上市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

94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建设应用示范工厂10个,新增上云企业500家。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0%以上。

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海洋科学城

 

2020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条主线,加强统筹部署,创新工作举措,千方百计地把疫情对我市数字经济发展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建设了良海粮油、正山紧固件、奥博管业、华业塑机、双力塑机、精劲塑机、大洋兴和、德玛吉、晨光、岱美等10家应用示范工厂。全年新增上云企业742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持续向好,1-11月规上电子信息产业营收增长9.9%。

95

争取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绿色石化产业研究院、海洋感知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达4家以上。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1.积极争取高新区获批。分管市长和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北京,与国家科技部区域创新司汇报沟通国家高新区创建等工作,目前仍处于国务院待批环节。

2.绿色石化产业研究院。已批复浙石化石油化工产业创新研究院,目前已协助浙石化联合浙大、浙工大和浙理工组建聚合物联合实验室;协助浙石化联合浙江海洋大学联合申报省级石油化工环境污染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并已成功列入省重点实验室名单。

3.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海洋感知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已进入实质性运行。

4.综合体建设。2020年新增金塘螺杆、定海远洋渔业和岱山汽船配省级综合体3家,其中金塘螺杆、定海远洋渔业2020年已争取到省财政科技专项到位经费4000万元,预计岱山汽船配省级综合体2021年还将争取省财政科技专项经费2000万元。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5家,超额完成。

96

深化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各5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截至目前,新入库高企60家,其中55家通过省科技厅评审,待科技部备案抽查,预计可超额完成;推荐申报省级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预计可超额完成;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91家,超额完成。

97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以上。

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截至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4.8%,预计全省第一。

98

新增省级以上“双创”平台3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00项以上。

市科技局

截至目前,新增省级以上“双创”平台5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实施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403项。

99

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对企业开展全面体检,整治提升亩均税收低于2万元的低效规上工业企业,力争亩均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市经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修订完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办法。对亩均税收2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开展体检,制定整治提升“一企一方案”,全面开展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全力推进重点困难企业整治。2020年,全市共完成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596家,覆盖率100%。1-11月,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89%。

 

100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属有关单位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高质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

中央环保督察:11个问题已整改10个,剩余1个问题为长期坚持,目前达到时序进度。

省级环保督察:38个问题已整改28个,其他正积极推进中。

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印发《舟山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创建工作第三方技术支持机构招标并签订合同。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指标达标情况开展自评自查(2018-2020年),完成对市属19个单位的第一批资料收集。

101

深化治气工作,做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工作,推进重点行业VOCs治理,分步建设大气小微站,建立绿色石化营运期监测监管和应急体系,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三。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石化基地管委会,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深化治气工作,做好 PM2.5 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工作,推进重点行业VOCs 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三

1.1-11月,舟山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7.6%,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PM2.5均值16μg/m3,同比下降了20%;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第三,全省第一。其中10、11月,我市空气质量位居全国第一。

2.印发《舟山市 2020 年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实施方案》、《舟山市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百日攻坚行动方案》,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攻坚战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

分步建设大气小微站

小微空气自动站和大气走航监测能力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全市各县(区)和新城管委会分别按计划完成了1个小微空气站的建设任务,并与我局陆海统筹综合协同管理平台联网。大气走航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已通过验收正式投运。

建立绿色石化营运 期监测监管和应急体系

1.自动站和监测能力提升课题情况。开展了绿色石化周边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完成了马目、双合等6个空气自动站建设联网工作并通过专家验收;完成《新形势下舟山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研究。

2.构建石化基地联合监管服务机制。建立由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部门、企业参与的绿色石化基地监管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全年累计召开会议7次,认真分析企业运行期间存在环境问题,由驻企专班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并督促整改,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

3.推进甬舟一体化环境应急联动工作。舟山、宁波分别牵头先后两次召开甬舟一体化环境应急联动联席会议,形成会议纪要。以化工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应急响应处置为场景,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甬舟一体化联合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

4.成立甬舟区域应急联动核心专家库,提高区域环境风险应对技术支撑。完成甬舟一体化环境应急联动工作方案编制,通过专家评审,拟修改完善后发布试行。完成《舟山市油品全产业链生态环境应急操作手册》修订。

5.推进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库和处置队伍建设。配合省厅、省环科院完成省级物资库建设方案制订,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及处置队伍组建。

102

深入推进治水工作,建设“污水零直排区”42个。

市生态环境局(市治水办)、市城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完成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82个生活小区和8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验收。

103

创建“品质河道”30条。

市生态环境局(市治水办),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30条“品质河道”已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圆满完成三年创建100条的目标。

104

确保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

市生态环境局(市治水办)、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水务集团、定海区政府、岱山县政府、嵊泗县政府、新城管委会

1-12月,临城河、城关河、虹桥水库、磨心水库、基湖水库均满足水质目标要求。

1.临城河完成河道水质提升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投资1700万元,包括上游污染物拦截工程、支流入河口污染物修复工程、水生植物净化工程、去污增氧工程、底泥污染修复工程、控藻强化工程。

2.城关河阳光路和双拥路雨污水管道改造均已完成。

3.虹桥水库已完成总体评估方案及环境保护方案专家评审,目前正在完善报批稿。

4.磨心水库(交接断面)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日常执法巡查,禁止保护区内有农业生产活动,杜绝水库管理人员在保护区内产生生活污水,同时完善了水库配备的应急物资。

5.基湖水库(交接断面)深化实施基湖水库水环境生态治理,安装了曝气增氧系统,完成拦截沟建设和项目自行验收。

105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市生态环境局

经核算,我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106

全面推进治废工作,创建无废城市。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局

根据省里统一部署,市级及四个县(区)均已于2020年8月底前制定并印发“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定海区、普陀区均已成立专项工作组。

107

打响工业垃圾歼灭战,建立船舶污染物海陆联动监管体系,新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11万吨/年,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新增油泥处理能力9万吨/年。

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港航和口岸局、舟山海事局

1.开展工业固废专项整治。今年5月与市经信局联合印发《舟山市工业固体废物专项整治方案》,建立生态环境、经信、发改等部门协同推进工业固废歼灭战的工作机制;6月印发《舟山市小微产废企业危险废物统一收运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现已基本确定统一收运单位。启动一般工业固废统一收运工作,现《舟山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五化”收运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已通过美丽办正式印发

2.加强陆海统筹监管体系建设。牵头起草《舟山市油品储运、船舶修造业油类污染物转运、处置联单及监管制度》并由市政府印发,与《舟山市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及联合监管制度》基本构建了船舶污染物海陆联动监管体系。开展立法工作,牵头起草的《舟山市港口船舶污染物管理条例》已由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3.推进危废处置能力匹配化。位于普陀六横的舟山麦哲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于10月底申领危废经营许可证,具备6万吨/年油泥+1万吨/年废油漆桶无害化处置能力;纳海固废6万吨/年油泥处置优化调整项目,配套的油泥贮存库已建成。舟山市危险废物填埋场一期3.6万方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鱼山石化工程有限公司3.6万吨/年危险废物综合焚烧项目已领取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岛内含油污泥为主的危险废物基本能实现规范化处置。

108

加快数字自贸区建设。

自贸区政策法规局、市府办(市大数据局)、市发改委、市港航和口岸局

一是在构建数字口岸协同监管体系,已完成数字口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继续组织舟山边检站等口岸查验单位试运行保税油加注协同监管系统。

二是在加快建设油气基础设施公共信息平台方面,完成储运动态内容建设内容,成立舟山港口协会油气储运行业分会,首批21家油气储运企业加入分会,通过了《舟山市油气储运行业自律公约》。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109

争取沪舟甬跨海通道列入国家专项规划。

市发改委、市交通局、沪舟甬通道前期办

组织开展沪舟甬通道战略规划深化研究工作,积极向上对接汇报,现沪舟跨海公路通道已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已列入《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征求意见稿。

110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5.67亿吨。优化江海联运物流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江海直达船队规模达3艘以上,江海联运量达2.56亿吨。扩大与沿江沿海港口合作,江海联运信息平台拓展市场化运营合作,实现与5个以上重要节点平台信息互通,全程物流货运量增长20%。

市港航和口岸局

1.持续提升江海联运规模,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67亿吨,同比增长6%;江海运量达到2.56亿吨,同比增长8%。

2.推进江海直达运输船队建设,开建4艘1.4万吨级直达散货船,3艘上船台合拢,完成总工程量80%以上,预计明年上半年投运。

3.推进江海联运信息平台市场化应用,与上海航保中心、易航海正共同制定“江海E行”建设方案,与南京航运交易中心、易航海、海E行、易船代、长江汇等5个平台实现数据互联共享,累计交互平台达到19个。

4.大力发展全程物流,全年全程物流货运量完成2020万吨,同比增长31%。

5.实现舟山至安徽郑浦港豆粕江海直达运输常态化。

111

加强城市精细化一体化管理。实施新一轮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市城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完成《舟山市城管导则评估报告》和“舟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职责融合”课题调研。完成“舟山市中水利用”课题结题工作。开展《团鸡山生态岛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确定团鸡山生态岛整体定位与建设目标。

2.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高质量完成八大攻坚行动任务,并落实常态化管理。

3.智慧城管完成“基于GIS的城市精细化管理” 项目软硬件建设并开展试运行,实现了基础能力平台对接和三大精细化场景功能应用。

112

争取甬舟铁路年底开工,实现舟岱大桥主线合龙。

甬舟铁路指挥部、市交通局

1.克服疫情影响,抢抓复工复产。春节后积极协调,克服各种困难问题,3月初既实现海上钻探复工,5月份按计划完成海上钻探工作,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报道。

2.顺利召开高规格“一桥一隧”审查会议。7月底金塘海底隧道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了由钱七虎院士领衔的专家审查,8月初西堠门公铁合建桥梁通过了由陈政清院士领衔的专家审查,实现初步设计方案稳定。

3.盯牢审批各个环节,取得可研、初步设计批复。3月份取得省发改委可研批复,10月份取得省发改委初步设计批复。

4.加快推进投融资工作。6月份明确了补亏比例,9月份“两评一案”通过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组织的联评联审,12月PPP实施方案取得省政府批复并上报财政部,项目投融资前阶段工作圆满完成。

5.创新推进投融资模式。通过省发改委、舟山市委与上海路局前期充分准备、沟通,10月1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铁集团会谈期间,就甬舟铁路创新投融资模式达成一致意见。12月部省会议纪要明确,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协调推进甬舟铁路社会投资人与施工单位一次性招标。

6.顺利实现项目开工建设。12月15日在杭州成功举办甬舟铁路开工建设新闻发布会,12月22日在全省集中开工日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进行报道。

113

改造老旧住宅800幢。

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截止12月底完成改造862幢。

114

建设小干岛中央商务区。

市小干岛开发建设指挥部

推进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年度投资4亿元任务目标,加快小干—长峙通道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亿元任务目标。推进自贸金融中心桩基工程施工,完成施工总承包招标并进场施工,完成年度投资2亿元。完成国际航运中心方案设计与项目可研,开展工程建设前期,完成年度投资0.5亿元。完成08组团国际社区定位策划、项目可研,启动国际社区一期工程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亿元。

115

提升航运服务业集聚规模,引进国际船级社3家、国际船舶总代、船舶供应服务等标杆性企业50家以上。

市港航和口岸局、市投促中心

截至12月底,共引进国际船舶总代、船舶供应服务等海事服务企业56家。目前,我市在船用燃料油供应、船舶维修、检验检测、船舶代理、外轮供应、船舶交易、船级社、船舶运营等八个产业链节点国内领先;基本形成以船舶代理、船舶供应、船舶维修等基础海事服务为主体,船舶交易、检验检测等中高端为辅助配套的海事服务产业生态,国际海事服务能级已初步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我局已和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正式会员在华机构建立联络机制,并成功举办2020国际在华船级社技术研讨论坛,并在会上达成多项共识。毛江平副市长及各船级社全球副总裁级别嘉宾出席会议。同时,美国、印度等船级社已计划入驻浙江自贸区,并将报告递交海外总部申请,但因疫情原因暂时搁置。

116

常态化开展综合海事服务,产值达6亿美元以上,增长25%。

市港航和口岸局、集聚区管委会

出台了锚地物料供应监管操作规程,制定了疫情期间锚地供应操作指引,引入风险评估机制,推行无接触作业,常态化开展综合海事服务,全年预计超额完成综合海事服务产值7亿美元,增长39.17%。

117

加快推进526国道、南部景观公路等一批重点公路项目。建设提升16个陆岛码头。

市交通局

加快推进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其中526国道岱山段已完成岱西至江南大桥段工程量的51.6%;嵊泗段累计完成基湖地下通道段的100%;南部景观公路鲁家峙至东港公路山岭隧道主体结构已完成。已累计建设提升20个陆岛交通码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118

打造与上海优势互补的海洋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向北拓展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新空间。

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港航和口岸局、驻沪联络处,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攻坚突破跨洋山港区供油,10月4日完成首单业务;推进浙沪跨港供油常态化,印发《跨港区供油常态化开展工作任务清单》,召开沪舟跨港区供油工作推进会,拟定《沪舟保税船燃跨港直供互认协议》;中石油上港获颁舟山供油牌照并开展业务;

2.制定舟山北部海事服务锚地规划建设方案,完成绿华锚地建设扫海工程并通过验收,开展衢山岛国际海事服务基地规划研究,制定鼠浪湖北锚地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试验工作方案并启动企业接单;

3.引进同济大学牵头的大科学装置项目——海底科学观测网东海子网,在舟设立登陆点,普陀区政府与同济大学关于共建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舟山中心达成合作协议,目前第二轮洽谈正在推进中;

4.与上海泰和海洋科技集团进入实地考察与洽谈,双方在科考船运营管理、海洋装备研发、特色旅游服务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

119

实施千岛路等城区主要道路和沿街立面提升改造工程。

市住建局、市 城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千岛路提升改造工程

千岛路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一二期路面恢复双向通车。

沿街立面提升改造工程

完成精品示范街的沿街立面改造。

120

新建城市道路14条,打通断头路3条,拓展瓶颈路4条,实施道路“白改黑”4条。

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新建道路14条全部开工,其中3条已完工;断头路5条已开工,其中4条已完工;瓶颈路5条已开工,其中4条已完工;白改黑5条已开工,其中4条已完工。

121

新增公共停车位1000个。

市住建局、定海区政府、普陀区政府、新城管委会

已完成全部公共停车位建设,其中鲁家峙红石体育公园733个,市行政中心停车场改造工程179个,新城大桥东侧道路景观配套设施133个,共计1045个。

122

深化“三改一拆”行动,建设城中村安置项目20个。

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深化“三改一拆”行动

已完成“改”“拆”各30万平方米年度任务。今年全市共实施“三改”51.4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71.63%;累计拆除违法建筑43.61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数的145.37%。累计拆后土地利用率达85.2%。新城、普朱管委会“基本无违建”创建已通过验收完成公示;完成全市河道及小流域沿线违法建筑整治,拆除违法建筑点位99处;完成18个住宅小区违法建筑整治,拆除点位91处;累计完成“四边三化”问题点位整治任务100%。普陀区螺塘线、定海区和新城滨海大道(定海段、新城段)通过绿化美化精品道路及精品道路创建验收,正在进行公示。

建设城中村安置项目20个

截至12月底,全市大力推进20个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已有4个竣工项目,涉及2811套,总建筑面积约44.23万平方米。全市安置房建设目前累计已完成投资77.25亿元,2020年完成投资22.52亿元,占年度计划总投资16.05亿元的140.31%。各县区、功能区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攻坚拔钉,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清零,截至目前已完成清零409户(其中定海96户、普陀36户、新城272户、普朱5户)。

123

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市水利局

开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指导,指导海港城、中央公园、新城城西商业副中心等项目地下空间开发;积极对接小干岛指挥部、甬舟铁路指挥部、市资规局,指导小干岛地下空间开发和高铁新城一体化方案;结合勘察设计综合检查,对海港城等重点项目地下空间指导。

完成海绵城市建设4.3平方公里。

124

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创建,造林8100亩,推进新城中央公园建设。

市城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岱山县政府、新城管委会

1.岱山、嵊泗两县和金塘、六横、衢山三个小城市试点镇已按要求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城镇)创建工作,岱山、嵊泗两县完成创建申报,金塘、六横、衢山镇完成创建实施方案。

2.全市已完成国土绿化造林面积8889亩,占年度任务的109.7%。

3.中央公园建设完成地下室施工。钢筋制作地下室及基础总量完成100%,完成总工程量的45%。

125

深化市区一体化改革,制定一体化管理清单。

市住建局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俞书记批示精神和毛副市长的工作部署要求,抓紧编制《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城市建设一体化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相关单位和县区、功能区意见。在收到意见反馈后,按照毛副市长召开的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按照“体制不做大调整,机制进行优化”的原则,以“海上花园攻坚行动”抓计划,建设标准审查抓标准,工作统筹推进抓项目推进的方向,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审核的通知》,形成了一体化建设标准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同时为了更好的指导县区、功能区做好建设标准审查工作,以海上花园建设办公室名义下发了《舟山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建设标准设计审查相关事宜(征求意见稿)》,以使工作顺利推进。

126

新建精品示范街8条,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0条。

市城管局

完成精品示范街8条(东瀛路、东河南路、东海西路、金城街、长河路、海滨中路、千岛路、福兴路),背街小巷10条改造(新河北路、甬东路、西溪岭路、日新弄、灵秀街、中昌街、山外二弄、横山园小巷、泽普路、共建路),并落实常态化管理。

127

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总量零增长。重点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和两网融合体系建设,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酒店、商场等公共机构强制分类和减量化行动。

市城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截至12月底,我市城区分类覆盖面达到100%,岱山县、嵊泗县达到95%,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7.24万吨,同比下降0.3%,总量零增长。实施居民小区撤桶并点,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进专业垃圾分类运营服务商,出台《城镇居住小区垃圾投放设施及再生资源回收站规划建设管理指导意见》(舟城镇分类办〔2019〕26号),高水平推进设施建设,第一批先行在65个小区实施撤桶并点,覆盖4.1万余户居民。通过建立人工回收、智能回收和流动回收三合一模式,落实“现金+积分”激励机制,强化“定时定点”投放,精准分类指导。制定出台《舟山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测评办法》,采取专业机构每月测评与市分类办每季抽测的方式,对全市1105个机关事业单位、299个国有企业、362个餐饮单位、72个学校、34个医院、79个宾馆(酒店)、36个商场(超市)、26个农贸市场每月抽取一定比例实施测评,并按牵头单位、区块通报排名,已印发6期通报,进一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形成了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

128

加强地下管线监管,实现城区6条主要道路横跨线路入地。

市住建局、定海区政府、普陀区政府、新城管委会

普陀东海西路、天吴道、兴港大道,新城千岛路完成横跨线路入地;定海环城东路除军用光缆,均完成落地,环城南路除军用光缆及1处高压线缆,均完成落地。

129

制定物业行业服务标准,推进无物业居民小区自治管理,已改造老旧小区符合条件的实现准物业管理全覆盖。

市住建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截至12月底,全市今年已累计新增2029幢无物业居民楼实施物业管理,超额完成全年新增1777幢的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14.19%。

130

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公里。

市住建局、市水务集团、嵊泗县政府

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7.369公里。

131

创建4个美丽城镇样板镇。

市住建局、普陀区政府、嵊泗县政府、普陀山-朱家尖管委会、六横管委会

花鸟乡、普陀山镇、东极镇、六横镇4个样板创建乡镇全部获评省级样板镇。

132

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

已顺利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新改建公路257公里,完成172%;路面维修252公里,完成106%;安防工程151公里,完成138%;改造危桥病隧14座,完成200%;建设普通公路服务站16个,完成100%;渡口渡船提升改造88个,完成191%;陆岛码头泊位提升改造88个,完成110%;建设改造乡镇运输服务站7个,完成100%;建设改造港湾式停车站163个,完成109%;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点220个,完成110%;更新农村客车92辆,完成100%。累计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投资75.13亿元,完成省考核投资30.5亿元的246%、市考核投资75亿元的100.2%。

133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竣工3221套、交付884套。

市住建局、定海区政府、新城管委会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竣工5888套、交付2086套。

134

建设高铁新城。

甬舟铁路指挥部、市交通局、舟山交投集团

1.6月份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高铁新城建设方案汇报,基本明确了建设方案总体设想。

2. 10月发布了高铁新城舟山站站城一体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征集公告,11月完成现场踏勘和设计任务交流,计划2021年1月完成方案评选。

3.完成了《高铁新城区域征地拆迁方案》,市交投集团会同定海区政府完成了征地200亩,完成66户(共68户)拆迁户协议签订工作。

4.市资源规划局完成高铁新城控规初稿编制工作,市交通局已完成多套高铁新城对外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工作。

5.积极研究推进合作开发模式,已与多家国内知名的地产商进行合作洽。

135

加大船舶通关一体化改革力度,口岸通关效率保持全国领先。

市港航和口岸局、舟山海关、舟山海事局、舟山边检站

年度任务已完成,自5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数据复用功能。

2020年1-12月,共办理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申请7506艘次,进出口岸查验14288艘次,同比分别增长5.70%和7.11%,“单一窗口”系统应用率100%。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136

加快油气全产业链发展,大宗商品交易额达5000亿元,油品交易额达3500亿元;油气储运能力达2900万吨;农产品贸易交易额达200亿元;人民币跨境结算量达1000亿元。

自贸区综合协调局

1.截止12月底,预计完成大宗商品交易额6550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1%,其中油品交易额480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7%。

2.截止12月底,油气储运能力3230万方(约2907万吨)。

3.截止12月底,预计完成农产品贸易交易额24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20%。

4.截止12月底,预计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04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8%。

 

137

新增制度创新成果35项以上。

自贸区政策法规局

全年完成45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浙江自贸区第六批制度创新成果第三方评估报告》

138

精准实施自贸试验区赋权《若干措施》。

自贸区综合协调局

工作推进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措施》和省级实施方案,制定《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行动方案》(浙自贸委发〔2020〕9号)。二是推动《若干措施》落地见效,梳理下发两批次共257项重点任务清单(浙自贸委发〔2020〕4 号、〔2020〕8号)。三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自贸试验区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工作的通知》。四是强化日常工作督查,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通报,持续推进257项重点任务清单有效实施。

实施成效方面:截止2020年12月底,《若干措施》落地见效两批清单257项任务100%启动实施;经初步分析研判,要求于12月底前完成的任务共计246项,已经按照时限要求完成或部分完成(取得实质性成效)的232项,有效实施率达94%;其中,已完成196项,完成率80%。另有11项任务正在积极推进。成品油出口、上期所入股浙油中心、混兑加工燃料油出口退税、仓单质押融资等难点问题实现重大突破;制定交易场所管理办法、油气特色自贸港课题研究等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

139

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争取落地50亿以上4个、20-50亿级7个、10-20亿级14个、1亿元以上100个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00亿元以上。

市投促中心、驻京联络处、驻沪联络处、驻杭联络处,各相关经济职能部门,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引进中石化、浙能、中化、华腾工业等50亿以上项目8个、引进青山、卓然、润和、长乔、万达等20-50亿级项目10个、引进扑浪、中铁宝桥、中水等10-20亿级项目9个。累计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共110个,其中已开工或运营的项目56个,已取得土地或租赁厂房的项目21个,已完成公司注册的项目23个,已签订投资协议的项目10个。110个项目中,世界500强投资项目9个(霍尼韦尔、SK、中石化、中化、中铁宝桥、华腾工业、青山集团、保利集团、万达集团);

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524.22亿元,创历史新高,完成目标任务的104.8%。

140

年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以上。进出口额突破1500亿元,出口额达500亿元。

市商务局、驻京联络处、驻沪联络处、驻杭联络处,各相关经济职能部门、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同比增长1.7倍,增速居全省首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1-11月,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498.4亿元,同比增长28.3%,增幅居全省首位;其中出口额509.1亿元,同比增长18.1%。预计全年可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600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额560亿元,同比增长11.7%。

141

实施“一月一签三会三见”推进机制,强化整合招商力量,明确主攻方向和目标,突出实物量有效投资。

市投促中心、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一是开展网络签约,分别于3月25日举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云招商”对接会,于6月9日举行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网上产业对接会,累计促成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约351亿元。

二是开展区块主场签约,分别以普朱、集聚区、岱山为主场开展“一月一签”活动,促成长乔海洋世界项目、浙江一塑聚苯乙烯生产基地项目、上海卓然石化设备模块化生产项目等9个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144.5亿元。

三是开展重大项目、活动签约,推动钧石10G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项目于11月15日签约,盐田港油气产业链项目于11月30日签约;浙石化新建140万吨乙烯及综合配套项目等4个项目于11月26日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动员大会上签约。

四是建立市政府招商引资分析调度周例会制度,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亲自分析研判招商线索,协调推进重点项目,研究部署本周任务。同步建立招引引资“一号工程”任务单机制,周例会后形成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以清单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全市招商项目信息研判、决策效率大幅提升。比亚迪、吉利、东风、杭氧、中粮等一批重点企业陆续对接,“油气能源消费结算中心”等一批重点谋划任务得到有效推进,钧石10GW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陆续签约落地。

142

加快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培育零售新业态,带动新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促进社会消费。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15%。

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文广体旅局,各县(区)政府、集聚区管委会

1.积极争取政策出台,《舟山市开展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已印发。

2.搭建市数字生活新服务平台,目前“云商舟山”已上线运行,已有近400家生活服务业商户入驻。

3.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一期工程,累计挖掘培育“网上菜场”“网上超市”等同城购生活消费电商平台8家。

4.引导企业加快发展新零售。目前我市舟山一百、杉杉广场、凯虹集团等大型商贸企业均已开展线上销售。2020年累计发展以供应链管理、线上线下一体等为特征的新零售企业13家,其中5家被评为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

5.1-11月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增长27.7%。

143

加快城市商圈建设,提升改造3条商业特色步行街,打造定海风情街、普陀520幸福街、岱山新天地、六横龙山酒吧街等夜间经济集聚区。

市商务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对定海风情街人行道提升和广告牌整治等商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造提升,举办了11月30日-12月29日芙蓉洲路商业街区云上集市活动,通过将传统的消费模式转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加创意的新型消费模式,进一步提升街区传播力和影响力。

2.指导普陀杉杉天地商圈通过对商圈的客流分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六大智慧化场景提升改造,成功申报省级智慧商圈建设试点;指导舟山普陀520幸福街完成第一阶段提升改造,顺利通过省商务厅审核验收,成为全省第一批高品质步行街街区。

3.指导长峙岛如心小镇完成香樟湖步行街氛围提升方案,完成整体改造;同时,举办小镇音乐节、零压力主题互动活动等,加强商业街氛围营造及街景美化,加大如心广场招商工作,积极引进优质商户,调整完善商业街业态。

4.通过加强招商力度、提升改造街区氛围,岱山新天地已正式对外营业,共入驻14家餐饮业态,成为岱山人民餐饮休闲新热点。

5.完成龙山商业街维修工程,主要是龙山商业街道路、人行道、外墙面等破损处的修复工作。沙浦新村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程美丽田园区已完成主体工程,扫尾工作将于1月份结束。由于疫情影响,今年无外籍人员入住,定位于吸引外籍船员入住的百国民居国际海员村湿地公园项目更换为沙浦新村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工程美丽田园区。

144

持续做好“菜篮子”工作,提升蔬菜基地保障能力,完善交易配送服务体系;筹建“鱼篮子”专业合作社,加强与渔业捕捞船直接采购对接,新建改扩建水产品平价供应点10家,发展水产品线上同城配送新业态,CPI保持低位运行。

市“菜篮子”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供销社、市商贸集团,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1.1000亩放心菜园建设已完成。

2.已较好完成交易配送服务体系。在三农和金叶批发市场内均已完成3000和800平方米的地菜交易配送场地和服务体系。

3.“鱼篮子”建设目标任务已完成,线上配送新业态发展较好。已建立“鱼篮子”专业合作社2家,与渔船直接对接已开展实际运作。全市完成新建改扩建水产品平价供应点27个。培育线上水产品同城配新业态共计14家。

4.1—11月份,我市“菜篮子”CPI总体情况,继续保持低位运行。

145

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市商务局(粮食局)、市资源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

1.制定了粮食订单收购政策,与种粮大户签订了46份粮食订单合同,10月份组织开始收购,全年共收购晚稻2734吨,没有发生农民卖粮难问题。

2.按照省粮安办粮食安全责任制任务指标,及时分解至各县区,完成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粮食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工作。拟制下发《粮食安全县区长责任制考核方案》以及《粮食安全县区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确保粮食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3.组织开展全市粮食库存大检查“回头看”,全市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每月粮食实物库存占储备规模达到70%以上。

4.完成新增2840吨成品粮储备规模落实,其中市本级1550吨,普陀1090吨,岱山150吨,嵊泗50吨。五是完成了全市69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和410吨应急加工能力建设。

146

观音文化园开园,完善综合配套服务设施。

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普朱管委会

认真落实省、市领导调研指示精神,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今年以来,紧紧围绕7.30大面积完工、10.12竣工验收、11.14开园活动三大节点,坚持品质至上、狠抓项目进度、加快文化融合、落实运行管理,全力以赴、日夜奋战,顺利完成了既定节点目标。10月12日,项目顺利举行竣工仪式。11月14日上午,观音文化园开园活动在普陀山观音法界圆满举行,近500名嘉宾参加活动。11月15日,项目进入开园试运行阶段。

147

举办第四届世界油商大会。

自贸区综合服务中心、市投促中心

已于10月16日举办2020国际油气贸易与海事服务高峰论坛——世界油商大会专题会议。

 

序号

任务内容

责任单位

全年完成情况

148

推进“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城市及海岛景观风貌规划。

市资源规划局,各县(区)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

市级:根据部、省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双评价”、“三评估”工作;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海洋“两空间内部一红线”试划、城镇开发边界试划等工作;针对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内容,重点围绕生态保护、陆海协同、耕地保护、群岛特色空间利用格局等方面开展专题专项研究;开展规划总报告编制工作,形成规划阶段性成果。
2.岱山:岱山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完成了双评估双评价和相关专题研究;根据省市相关要求完成了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方案已上报省、市;开展“三区三线”自查排摸、矛盾梳理工作,完成初步方案,并征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意见;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础数据转换初步成果。
3.嵊泗:积极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三评估”、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耕地永农试划、城镇开发边界试划等工作;针对规划方案编制工作内容,查找嵊泗发展问题和特点,并按照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效率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的要求,开展了海洋海岸海岛、渔村振兴、生态修复和国土整治等专题研究,形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4.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全年共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45项,覆盖范围10.89平方公里。
5.城市景观风貌:完成《舟山市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上报审批稿和《舟山市城市景观风貌管理办法(暂行)》(讨论稿)。  

6.海岛景观风貌:启动特色海岛景观风貌规划,并形成中期成果。

149

建设高铁新城。

甬舟铁路指挥部、市交通局、舟山交投集团

1.6月份市委市政府专题听取高铁新城建设方案汇报,基本明确了建设方案总体设想。

2. 10月发布了高铁新城舟山站站城一体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征集公告,11月完成现场踏勘和设计任务交流,计划2021年1月完成方案评选。

3.完成了《高铁新城区域征地拆迁方案》,市交投集团会同定海区政府完成了征地200亩,完成66户(共68户)拆迁户协议签订工作。

4.市资源规划局完成高铁新城控规初稿编制工作,市交通局已完成多套高铁新城对外交通组织方案的研究工作。

5.积极研究推进合作开发模式,已与多家国内知名的地产商进行合作洽。

150

实现滨海大道全线通车。

市住建局、普陀区政府

6月底,完成舟渔高架建设及初验,滨海大道全面通车,沿线环境整治基本完成。

151

启动滨海大道两岸生活生态、创新创业、景观岸线规划设计,实现沿线绿道贯通,推进本岛“蓝色海湾”工程。

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启动《“三湾两岸 滨海秀带”概念规划》,并形成阶段性成果。6月完成普陀“蓝色海湾”工程。

152

对标新加坡,构建海上花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

对标新加坡,开展海上花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课题研究,经多轮讨论修改,已完成对标新加坡海上花园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终稿)及舟山海上花园城市指标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