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计划> 工作计划与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9005030/2021-180026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与总结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1-02-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1-02-23 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时期,在全力抗击疫情,奋力“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合力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收官,竭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中展示敢打硬仗、敢担重任的市场监管精神风貌和特别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位谋划,多项改革打造全省标志性亮点

(一)“证照分离”改革领跑全国。牵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率先在全国提级实施“告知承诺”审批101项,并配套出台告知承诺管理办法,累计办理改革相关事项2万件,惠及企业1.8万家,审批时间平均减少22个工作日,办证效率提高88%。告知承诺制“一书一表”新模式改革做法被国办“放管服”专刊录用推广,多次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

(二)“五化市场”改革打造样板。高效推进商品市场服务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提升改造,延伸扩面“最多跑一次”改革。首批7家市场按标准完成改造并通过验收,其中桔园菜场、高亭菜场以满分通过考核省局章根明局长赴国际水产城调研时,高度肯定其“五化”提升成效,典型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交流,并推荐为省委改革办《领跑者》备选范例

(三)“国字机构”建设高标落地。打造自贸区高能级技术服务平台,国家大宗商品储运产业计量中心获批筹建,并与国际知名检测机构SGS公司达成战略协作,联合成立流量计量联合实验室,打造油气流量检测尖端实验室和行业标杆。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计量争议仲裁中心全面运行,并组建全国江海联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立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舟山创新中心,保障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

二、精耕细作,多项工作为全省贡献舟山方案

(四)知识产权保护迈上新台阶。对接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运用公共服务平台,成立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浙江海洋大学等5家单位进入专利预审备案快速通道。成立舟山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并与宁波知识产权法庭签订专利案件司法行政对接合作框架协议。金塘螺杆小镇获评省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省知识产权质押登记服务窗口落户舟山,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率先出台《全市关于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年新增注册商标1430件,累计11817件;新增集体商标2件,累计21件;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99件,累计3070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11件,同比呈大幅增长;新增PCT国际专利申请12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达到11家,新增品牌指导服务站4家,全市知识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互联网+监管”取得新成果。对外,牵头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和“浙政钉·掌上执法”系统应用全覆盖,全市累计开展执法检查45846次,其中掌上执法率达99.80%。深入推进双随机检查方式,事项覆盖率和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对内,在全省率先实施“互联网+智能执法”,提高办案取证效率;在全省率先建设小餐饮智能监管平台,2000家小餐饮厨房实现视播一体阳光化,所有学校、托幼养老机构食堂均建成阳光厨房,其中有115家升级为智能阳光厨房尝试在电梯中利用电梯猫等智慧监管系统,实时掌握电梯维保状况和数据,实现精准监管;开发特种设备掌上检验系统,实现移动终端全流程服务。在药店探索应用“云监管”平台,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进行实时动态监管。

(六)综合执法改革呈现新面貌。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为目标,进一步统筹执法资源,整合执法力量,规范内部流程,完善监管执法协同机制,为全省提供执法改革样本。全年累计开展专项执法20余次,办结各类违法案件1682起,罚没款221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31%和30.44%;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37起,同比增长54.17%。3起案件被省局列入综合执法典型案例在全省作巡回演讲,1起案件入选全省药品领域十大典型案例。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创新实施第三方评估,对全市707件已出台政策文件进行审查。

(七)甬舟长三角一体化有了新进展。设立“甬舟商事登记通办”服务专窗,成功发出首张通办营业执照,两地企业跨市通办正式落地。发布并实施首项甬舟区域地方标准《港口作业气象预警等级及图标》,也是我国首个市际区域地方标准。签订《甬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一体化推进战略合作协议》和《甬舟计量测试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大宗商品产业计量中心入驻长三角区域产业计量测试共享服务平台,努力构建一体化检验检测技术高地。签订《甬舟市场监管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甬舟两地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深度合作。

三、全力以赴,多项任务在全市交出高分报表

(八)坚守阵地,在打赢疫情防控中争高分。一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根据防控办指令随时调整防控措施。一是严防“人传人”。守住商品交易市场、餐饮店和零售药店关口,在全市所有农贸市场设置健康码和体温检查关卡,严查活禽和野生动物交易行为;引导实体餐饮店开展网上预购模式,全面推行“外卖封签”和“公筷公勺”制度,鼓励无接触交易;对全市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采取信息采集制度,守住易感“哨点”。对4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通应急审批通道,缓解物资短缺问题。二是严防“物传人”。全面加强高风险冷链食品全链条管控,第一时间推广应用“浙冷链”物防系统的应用,累计激活相关企业488家。常态开展冷链食品相关主体排查工作,公共集中监管仓建成并投入运行,以确保所有入舟进口冷链食品都在具备“三证一码”下安全物流。三是实施“严监管”。落实全市主要药品经营企业抗病毒类药品库存周报制度,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从重从快查处利用疫情哄抬物价或制售假冒伪劣医疗用品等违法行为42起。在全省率先开展贮运主体食品安全信息备案报告工作,并推动贻贝等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对接。督促饿了么、美团外卖等第三方平台及时更新入网餐饮单位信息,入网备案率100%。

(九)综合施策,在助力经济复苏中争高分。面对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艰难状况,我市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开展纾困工程。一是优准入。通过降成本、减环节、网上办等举措,持续简化企业常态化开办和简易注销流程,还根据参与营商环境评价与督查结果,积极落实整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截至11月底,全市新设内资企业8459户,累计在册49556户;新设外资企业65户,累计在册818户;新设个体工商户14243户,累计在册85789户;其中新增小微企业5781户,累计在册40424家。持续简化进口非特化妆品备案流程,发放备案凭证367张,账号26个,新申请进口企业8家二是强帮扶。指导相关企业、市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快复工复产复市,在贯彻落实总局10条和省局27条扶持政策基础上,因地制宜出台了11条扶持措施,累计减免民营市场经营户摊位费516万元,减免各类检验检测费用170万元。在国家“两直”资金补助中,举全局之力做好名单核实、资金兑现等工作,确保1.59亿元补助资金足额精准发放到19248家小微企业和个体户手中。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小微纾困信贷业务,普陀“信用+融资”纾困工作被选为全省“三服务”活动月度十大好典型和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示范推广项目”,还通过动产抵押和知识产权质押助企融资52.51亿元。全面开展水电气价格和港口收费检查,累计检查水电气、港口单位251家,多收水电费450.58万元,责令43家违规收费单位清退479.45万元,立案查处7起,受惠用户2735家。三是赋动能。推进“三强一制造”和工业产品许可工作,今年有15家企业获“品字标浙江制造”证书21张,产品涵盖机筒螺杆、压力仪表、吸尘器电机、船用防锈漆等领域,有3家企业获市政府质量奖(提名奖),3家企业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对岱山汽配、金塘螺杆、六横仪表、定海微电机、嵊泗配装眼镜等五个块状产业实施风险防控,并开展小微企业职业技能培训4232人次,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组建党员突击队,加大绿色石化等重大项目服务,加快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压力表检定、危化品许可等工作进度,确保项目顺利投产。

(十)攻坚克难,在推进城市治理中争高分。为打造海上花园城市,我局尽心履职,为提升城市品质加油助力。一是攻坚创城冲刺。三年来,我局作为创城主力军,举全局之力抓好农贸市场和餐饮整治2项牵头及其他8项配合工作。在农贸市场采取挂图作战、精细化管理模式,在餐饮行业实施红黑榜公示、第三方协管等措施,以满分通过国测,为我市创城成功作出贡献。二是守牢安全底线。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党政同责、加强科学监管、广泛宣传发动,推进全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四个明显提升”,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达到86.10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市级创建通过验收并公示,实现市县两级满堂红。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日常检查、监督抽检和专项整治,出台全省首个食品抽检工作规范地方标准,全年共开展食品快速检测2567批次,监督抽检各类食品4374批次、药品634批次、医疗器械55批次、化妆品115批次,查处不合格案件96起。开展特种设备“六大攻坚行动”,积极推行电梯责任险保险,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三是推进放心消费。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全年受理投诉举报4051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5万元。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全市新培育放心消费单位5897家,其中放心工厂229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2370家;培育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商圈(街、区)7个、放心消费乡村4个,发展消费绿色通道企业26家、ODR企业11家、先行赔付企业14家,长三角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单位5家。开展化妆品“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今年建成1条示范街、8家示范商场、48家示范经营单位。普陀区创建“浙江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通过验收,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四是加强民生保障。16家市场成功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放心市场占比达到60%以上;24家市场创建星级农贸市场,星级率达98%以上。全市建成农村家宴放心厨房18家,打造25家全市首批“5S”管理的名特优食品作坊和亮化达标小微食品生产企业。为便利海岛群众购药,今年新增送药上山进岛便民服务点18家,24小时“网订店送”药房12家,并积极推广电子处方流转。开展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1704例,维护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