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防治>
舟山市逐绿向美,治水治污“十大行动”再启程
发布日期: 2022- 07- 05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日前,舟山市发布2022年治水治污实施方案,治水治污十大行动再次展开。方案要求,至今年年底,我市水环境质量全面巩固提升,水生态健康有效改善,确保临城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水十条”考核要求,6个省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3.3%,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巩固,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罗列十大行动“清单”截住污染源

今年治水治污十大行动内容包括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深化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全力保障饮用水安全、有效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量力度、深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强防洪排涝节水工程建设、健全河(湖)湾(滩)长制、深化环境污染整治、推广“五水共智”数字化建设。

河湖污染,根源在岸。“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提升水环境质量的根本举措。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个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86个生活小区、8个乡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和5个标杆样板镇(街道)创建。

截污纳流,有效管控入河污水。进一步提质增效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稳步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补齐管网基础设施短板,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1.9万吨/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公里;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和标准化运维,新建改造开工25个、标准化运维442个。

在深化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中,迭代升级“美丽河湖”建设,高质量建设省级美丽河湖2条、水美乡镇2个,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4公里;实施5条问题河道整治;深入开展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专项行动;深化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5公里。

治农业污染,控近岸海域污染

在十大行动中,我市还将开展“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完成农作物取土测土250个,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量0.4万吨/年,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3万亩;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1条;创建“肥药两制”改革示范性农资店5家、试点主体80家;加快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推广水产养殖尾水治理,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场尾水治理全覆盖。

通过近几年的近岸海域污染治量,我市I、II类海水从无到有,且比例明显提高。今年将继续强化入海排污口监管,持续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控制,严控陆源污染入海,完成59个重点入海排口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和处置,持续深化船舶水污染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船舶水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开展美丽海湾建设和蓝色海湾整治,科学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健全河(湖)湾(滩)长制,探索实施以河(湖)、湾(滩)长制为核心的流域联动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实施全市重点河道水质走航监测和清海净滩巡护监管;大力推广“绿水币”制度,推进民间河长及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社会治水力量。

推广“五水共智”数字化建设

在今年行动中,推广“五水共智”将作为我市治水治污的新亮点,在数字化改革中,从传统治水迈入数字化治水的时代。

根据行动要求,至今年年底,我市将全面推进治水数字化改革,数字化治水建设和应用覆盖所有县(区),并取得实效;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数字化全过程动态监管系统、“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督察在线”“五水共治”专栏应用场景的上线应用;推广实施智慧河湖湾滩管护应用场景建设,基本构建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统一决策指挥的治水大脑平台,构建风险预警、问题发现、处理处置闭环管理系统;积极推广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适用技术,加大无人船、无人机等智慧化巡河监管手段应用,提升巡河效能。

此外,今年的治水治污行动还加大了防洪排涝节水工程建设,新开工海塘安澜千亿工程46公里,新开工11项、完工20项内涝治理工程,实施定海城区、普陀城区13个易涝积水点治理工程;加固病险水库6座,新(改)建水文测站25座,整治山塘7座。还要新建和改造雨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清淤排水管网,以及创建完成节水标杆酒店、校园、小区和企业等;要求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