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专项信息>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1008009005001/2022-188804 文号 舟政办提函〔2022〕5号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9-19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81024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2-09-19    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字号:[ ]

团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试点培育的建议》收悉。真诚感谢你们对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提案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率先提出了未来工厂的概念,未来工厂是指工业企业以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为目标,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应用软件定义的知识模型和能力组件,以数据驱动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变革,持续推动生产运营智能化、绿色化、精益化、人本化和高端化升级,通过构建数字化生态组织,引领模式创新和新兴业态发展的现代化新型产业组织单元。浙江省意在通过打造“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试点,形成示范效应,有效引领各类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

我市紧紧围绕全省数字化改革契机,积极探索“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建设,企业智能化发展呈现增长快、效益好、动力强的态势,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企业智能化已从初期知识普及、试点示范,逐步进入到当前的深化应用、全面推广阶段,迎来良好的再升级再深化发展阶段。


二、主要做法

(一)顶层设计,指引方向,明确智能化发展目标。

一是规划引领。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舟山行动纲要》《舟山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作方案》《舟山市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方案》等规划文件,明确未来我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目标任务、重点领域和工作举措,为全面加快推进我市“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指引。二是落实责任。出台《舟山市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20-2025年)》,明确我市新智造体系建设和“未来工厂”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确保责任落实。

(二)培育试点,创建样板,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

重点培育正山智能制造等5个市级“未来工厂”,通达塑机等6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浙石化、正山智能已列入省“未来工厂”培育试点,其中浙石化“未来工厂”试点正在认定中。通过培育试点,成效显著,如正山智能制造通过“未来工厂”建设,实现了企业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库存的周转率,实现了尾料的重复利用,降低了用工人数,成本降低4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80%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65%以上。华业塑机通过智能工厂的建设实施,实现了年产20000件合金机筒的产能,新增产值6800万元,生产效率提高15%,研发周期缩短 20%,不良品率降低20%,减少用工30人。

(三)打造平台,推广应用,提升整体智能化水平。

一是实施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在船舶、水产加工、螺杆、机械等重点行业创建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制造业企业整体智能化水平。目前已培育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6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企业试点13家,其中“新材料船舶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成功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开展行业轻量化数字应用推广。引进蒲惠智造、优云科技等智能制造服务机构,围绕我市汽配、螺杆等重点行业,实施企业轻量化数字应用推广,为行业企业提供普惠化、本地化服务,让企业智能化改造成本降下来,效果提起来。三是打造特色行业新智造集群。稳步推进金塘塑机螺杆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建设,构建人、机、料、法智慧互联的企业“内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智慧化协作的“外链”,促进螺杆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平台已完成设备远程监控预警、能耗监测管理等多个企业端应用系统的开发,并完成物联网云平台、快速开发平台的部署及试点应用。该试点成功列入省级产业集群(区域)新智造试点名单。

(四)强化服务,聚贤引智,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好浙企智造平台推广和应用贯通。针对企业“未来工厂”建设过程中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缺服务等现实需求,重塑“摸排诊断—项目培育—服务对接—对标评估—区域评价—示范推广”6大环节业务流程,搭建智造问诊、智造商服、智造采供、智造评估、智造展馆等5个场景。目前,平台已完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入库工作,已入驻省内外智能制造供应商2700多家、专家人才800多名,标准规范18个,汇聚解决方案等产品5000余项,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二是实施高校毕业生聚舟计划。搭建一批高校引才工作站,探索建立校地实施互动的推介招聘模式;首推“云探厂”“无接触”招聘模式,突破招引空间阻碍,提升引才效率,近四年来,我市累计引进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10796人,引才成效显著。三是培育新时代工匠。率先启动“新型学徒制”试点,定制开班紧缺专业高级工班,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今年1-5月,全市共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训3.56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3634人。四是培育和引进智能制造工程服务机构。引进培育威信科技、象来科技等12家舟山市智能制造工程服务机构,开展企业智能化方案设计、改造与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目前,有需求的规上工业企业智能诊断服务工作已全部完成。五是开展多形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训。通过“揭榜挂帅”“场景大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主题沙龙”、外出考察学习等途径,学习创新模式及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企业建设“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意愿,营造新智造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减负强企,政策保障,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

专项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鼓励智能制造工程服务机构发展,引进和培育智能制造工程服务机构。对于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给予设备投资不超过15%,最高200万元的补贴;对于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给予设备投资不超过25%,最高300万元的补贴;鼓励智能制造工程服务机构开展智能化改造技术服务,工程服务专业团队为企业出具的智能诊断报告经市级主管部门认定给予每家不超过1万元的补助,对形成企业有效投资的智能化改造实施方案,经市级主管部门认定,给予每家不超过10万元的补助。2021年,我市共补助“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等智能化改造相关资金2000多万元,大大提升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的意愿。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

船舶修造、水产加工是舟山本地的传统特色产业,行业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升级改造空间十分巨大。船舶修造、水产加工这两个支柱行业所生产的又多为非标产品,企业智能化改造难度较标准化产品生产大大增加。同时,近年来受疫情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许多企业效益不佳,“未来工厂”的建设又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企业往往有智能化改造需求,但受资金短缺和员工素质制约,终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企业转型升级智能化改造深度不够。

当前我市企业在生产智能化改造方面主要集中在部分环节、单台设备、局部工序的升级改造,企业设备间的互联互通程度较低,存在大量的“聋、哑”设备,无法采集、传输数据,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普遍滞留在财务、人力等基础软件应用,信息化应用的深度以及对数据价值的挖掘还不够,在组织保障、员工培训、资源投入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导致企业整体智能化水平离“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要求差距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招才引智,大力实施人才引进计划。

一是打造人才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落实《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来舟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舟山市银龄工程师招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优惠政策,落地落实海洋领军人才高峰计划、实体领域人才虹吸计划、海洋菁英人才强基计划等,在落户门槛、就业津贴、购房补助、安家补贴、创业奖励等方面给予来舟人才政策扶持。二是强化产业链核心人才引领机制。依托“舟创未来”海纳计划人才新政,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紧缺技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等队伍建设,招引一批国内外顶尖人才。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合理流动渠道,建立制造业质量提升人才基地,以产业链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引育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是持续加强本地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培训投入,邀请专业技术人才、专家深入企业开展实操培训服务。持续支持舟山技术学院等本地职业院校,打造智能制造相关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同时,深化本地院校与企业之间人才共育、技术共享、设施共建等合作,形成产学研融合无缝连接,切实提升本土企业智能制造专业技能人才能力素质。

(二)落实政策,加大“未来工厂”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工业政策支持。落实新一轮工业政策,对“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绿色工厂等项目给予专项奖补,同时明确全市金融、土地、人才、公共服务资源等要素全面向实施智能制造企业倾斜,进一步发挥专项政策的支撑作用。针对智能化改造难度大的水产行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改造提升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拟通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带动一批加工企业开展生产线自动化和装备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全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向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迈进。二是落实减税政策。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减负纾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延续并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三是支持智能制造发展基金。用好政府产业基金(即财金基金)支持政策,面向全市开展产业基金政策宣传,积极寻找好企业、好项目,推动产业基金向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倾斜。

(三)鼓励试点,着力打造一批标杆企业。

一是开展企业梯度培育。建立完善全市智能化改造项目库,实施推进百项以上智能化改造项目,逐步构建完善的“未来工厂”、智能工厂评价服务体系。整合优化专项资金,阶梯式培育一批省市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打造一批细分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继续培育本地智能化改造系统集成商和智能化改造专家队伍,形成一批个性化诊断报告,提供普惠化、轻量化的数字服务。二是加强标杆企业的引领作用。重点支持以浙石化、正山智能、华业塑机等为主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未来工厂”建设,探索工艺装备、软件等关键共性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打造典型场景和优秀解决方案,形成可对行业内企业输出的基础应用组建和智能服务应用,提升、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四)加强宣传,完善推广“未来工厂”相关标准。

一是推广“未来工厂”标准体系。推广实施《浙江省未来工厂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团体标准,加大《导则》宣传力度,把《导则》作为指导企业开展“未来工厂”建设的理论先导和技术规范参考。二是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编制。探索以浙石化等行业龙头企业为主,积极推动产业链合作联动,主动参与开展“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相关行业标准编制,引领我市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强化服务,提升产业发展软实力。

一是强化平台服务。聚焦企业“未来工厂”建设需求和政府管理需求,加快推进浙企智造平台建设,推进全市新智造标准库、企业项目库、标杆案例库、配套产品库等智能制造公共资源库建设,提供“未来工厂”建设咨询诊断、改造对接、评估评价等全方位服务支撑。二是强化环境打造。探索搭建企业交友平台,支持打造园区内、企业内的员工互动空间、娱乐空间,营造良好的软环境,积极引导青年人才扎根在舟山,成长在舟山,服务于舟山。三是强化交流培训。针对不同区块、行业、企业发展基础、阶段和水平差异,分类开展智能制造领域系统培训,加快提升企业认知水平和政府指导能力,进一步发挥各区块、行业协会、企业的积极性,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的良好生态。

感谢贵委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13日

(联系人:郑哲,联系电话:0580-2281650)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81024号提案的复函.o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