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计划> 专项规划>
《舟山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规划解读
发布日期:2023-12-29 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一、规划编制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和《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近年来,舟山市养老事业发展不断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舟山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和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民生保障,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深化养老服务要求,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建设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优化提升“一老一小”服务场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控,组织编制完成了《舟山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基本情况

1、养老服务设施现状

现状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315处,其中全市养老机构101家(岱山县26家,嵊泗县14家);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14处(其中岱山县32处,嵊泗县16处)。全市共有床位9820张,其中岱山县床位2188张,嵊泗县床位610张,我市万名老人床位数(332张)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82张)。全市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共有85处(其中岱山县8处、嵊泗县2处)。现状我市大多数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少部分在机构接受专业化养老服务,另外少部分在社区接受养老服务。

2、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现状养老服务设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养老床位与老年人分布不匹配,老城区设施较少、一床难求,小岛、渔农村设施空置率较高,乡镇敬老院入住率相对较低。二是养老机构难以满足多元发展要求,中心城区综合性、规模化、中高端养老机构相对缺少,渔农村缺少普惠性养老机构,机构护理水平参差不一。三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质待提升,现状服务内容单一,缺少专业服务人员,照料中心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部分海岛、渔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简陋。四是医养结合有待纵深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数量相对不足,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水平不够,上门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和生活照料等功能欠缺。

(二)预测未来养老设施需求

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人口预测、现状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历年老龄化水平,现状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共计295234人,预测远期至2035年全市老年人口为483421人。现状养老服务机构总用地面积为449.68亩,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使用面积为15549平方米,规划远期至2035年养老服务设施总用地面积达648.48亩,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总使用面积达30549平方米。现状养老服务设施人均用地为0.27平方米,规划远期至2035年养老服务设施人均用地为0.31平方米。按每1万名老年人配建不少于300张床位为标准,预测近期至2025年舟山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不低于10720张,预计比初期增加9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不低于6020张;远期至2035年舟山市养老机构床位数不低于14490张,预计比规划初期新增加467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不低于11592张。

(三)规划要点

1、规划范围和期限

研究范围为舟山市域,重点规划范围为舟山市区,包括定海区、普陀区、新城功能区和普朱管委会辖区,陆域面积约1067平方公里。岱山和嵊泗两县以指引方式作了原则性规划研究。本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与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致,其中近期至2025年,中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2、规划目标

全面建成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15分钟”舟山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机构跟着老人走”的就近规划布局目标,努力跻身全省养老设施一流服务水平前列。

养老机构床位:实现每万名老年人配建不少于300张养老机构床位,并设置不少于2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规划护理型床位占比到2025年超过58%,到2035年达到80%以上。

护理服务团队:护理服务队伍日趋壮大,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25人,高级和技师级护理员占持证护理员的18%以上。

为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到2035年,舟山市特色的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每个街道建成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整合提升,为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指标排名达到全省上游。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面积标准:新建住宅区养老服务用房套内建筑面积不少于项目住宅总建筑面积的2‰,且每处不得少于200平方米,切实解决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标准,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问题,指标排名力争达到全省前列。

3、规划空间体系

构建“一心、多点”空间布局。

一心:核心带动,模范引领。

以新城区域作为全市养老服务核心,依托舟山新城养老机构、舟山市社会福利中心三期、长峙岛禾仁颐养院等重要养老机构,高标准建设,打造全省养老设施标杆,引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转型升级。中期规划新建 1 处全市设施最完善,功能最齐全的养老服务机构,项目位于杭沈线与富丽岛路交叉口西侧地块,占地面积约32.32亩,预设床位600张。

多点:均衡布局,因地施策。

统筹布局,完善功能。一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及能力,构建“十五分钟幸福生活圈”,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规划期末本岛形成养老机构81家(不含岱山、嵊泗),其中新建18处,扩建38处,保留25处,新增养老设施用地224.8亩。定海区新建5处,扩建14处。普陀区新建7处,扩建17处。普朱片区新建1处,扩建3处。二是支持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配套要求,保障设施用地需求,加快养老服务品质提升,推动服务模式创新。规划本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新建23处、扩建9处、改建25处、配建5处,新增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筑使用面积不小于16800平方米,其中规划本岛形成康养联合体35处,多与养老机构合建,联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强机构医养结合能力。三是探索建设社区嵌入式康养综合服务站,为居家老人提供康复照料、上门护理等养老服务。规划建议多利用现有建筑、闲置用地、既有机构等,通过功能复合、建筑改造等方式,实现养老服务的叠加植入,满足土地集约下的养老需求。规划对新建小区提出养老服务用房配建要求,并建议将其纳入地块出让条件中。(见附件2、3)

精准定位,靶向提升。定海片区:探索康养综合站建设;普陀片区: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普朱片区:适时探索旅居式养老模式。全域实现“机构跟着老人走”的养老设施就近规划目标,其中新城功能区、定海片区和普陀片区未来将作为重点打造对象和先行示范区。规划要求实现对国空的反馈和对控规的传导,对于新增独立占地养老机构,做好红线管控;对非独立占地机构,提出配建指标要求。

4、“十四五”重点项目安排

重点抓好“四大工程”:一是养老机构建设工程。近期新建养老机构4家(其中市福利中心三期工程已立项、长峙岛禾仁颐养院即将竣工,定海区中交恬逸康养中心正在装修,普陀区东港街道敬老院已完成主体工程),扩建6家,新增床位数900张。重点加快舟山市社会福利中心三期前期准备工作,细化建设进度计划。二是“幸福食堂”建设工程。近期推动24家“幸福食堂”建设,实现老年人集聚区域的配餐、送餐需求,通过公建民营、民建民营、公私合营等方式,年底前开工建设4家“幸福食堂”。三是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近期新建2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定海区环南街道城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普陀区东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新启用21处养老服务配套用房,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品质提升,推动服务模式创新。四是医养康养一体化工程。积极探索社区嵌入式康养综合服务站建设,近期建设1家试点(新城临城街道锦湾社区康养综合服务站),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结合服务,探索上门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和生活照料等模式,加快医疗康复服务向居家养老领域渗透。

三、主要名词解释

养老机构: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包括独立法人机构和附属机构(附属于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是指为居家老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的机构,一般包括街道(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等。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指为一定区域范围内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助餐服务、家政服务、健康咨询、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的综合性设施。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自理老年人、半自理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文化、休闲娱乐、教育咨询等日间服务的养老服务设施。

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是指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的场所。新建住宅小区需按照标准配套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交付;改造类老旧小区,可参照规定配套。

幸福食堂:是指通过“公建民营”“民建民营”“公私合营”等多种模式,建设为社区周边群众服务,重点突出老年人优先优待优惠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助餐设施。

康养联合体:是指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医疗康复力量为支持,促进康复和养老服务融合的机构,实现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和家庭的有序转接,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康养服务。

社区嵌入式康养综合服务站:是指以社区为载体,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的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一个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方式,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就近养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