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 医疗卫生> 健康宣教>
糖尿病也会诱发致命心梗 早期预防很关键
发布日期: 2023- 12- 07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访问次数:     字号:[ ]

心肌梗塞又称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很多人认为心梗与血压有关,而其实心梗还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的并发会引发致命心梗。

今年最年轻的心梗患者只有22岁

眼下,岛城气温忽高忽低,且早晚温差较大。记者从舟山医院心内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该科室平均每天接诊三四个心梗患者,多的时候有七八个。“今年,我们接到的最年轻的心梗患者男的只有22岁,女的只有28岁,他们都没有高血压,但却都发生了心梗。”心内科主任医师陈国雄说,他们中有三分之一患有糖尿病,年轻人不要以为自己和糖尿病无关。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鲜有年轻人会把糖尿病当作一回事,但现实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因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出现血糖爆表。

舟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金岩说,糖尿病就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不仅会影响糖类的代谢,导致高血糖,还会影响蛋白质和脂质代谢,导致脂代谢紊乱和高脂血症,从而导致血管壁损伤、狭窄,诱发冠状动脉硬化,发生冠心病。因此,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

糖友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金岩表示,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胸骨后剧烈疼痛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可放射至左颈根部、背部或左上肢,持续半小时以上,休息和舌下含服或口服硝酸甘油无效,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不敢继续工作或活动。

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无症状性心绞痛、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较多,且病变程度严重,预后差,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往往更容易“变脸”登场,出现非典型心梗。

对此,金岩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表现出不明原因的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出冷汗或突然昏厥、血压降低、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困倦乏力、胃部不适、呼吸困难、胀满恶心、脉搏细弱不规则等征象时,要考虑到心梗的可能性。

而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也有以精神病症状为首发或唯一表现的心梗病例。如头痛、突发牙痛、头昏、嗜睡,甚至偏瘫、意识障碍等。“一旦出现这几方面的情况,就要及时就医,及早排除心梗。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治疗糖尿病,进行早期预防。”金岩提醒。

心梗要抓住“黄金120分钟”

心梗患者的救治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关键在于尽早识别心梗症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心梗有哪些危险信号?据介绍,心梗表现多种多样,胸痛或胸闷不适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心梗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心慌、气促、出汗、不明原因牙痛、咽部烧灼感、颈背部或左上肢疼痛、胃肠道症状、疲乏无力等,特别是对于男性和超过65岁的人以及存在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肥胖、吸烟、糖尿病和心脏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者,出现上述表现时应高度警惕。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怀疑心肌梗死发生时,希望大家尽快拨打120与胸痛中心联系,以便及时识别并救治。”陈国雄表示,若超过“黄金120分钟”再进行治疗,心梗的治疗效果将明显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风险都大大增加。

秋冬是心梗的高发季,专家提醒市民要做好保暖措施,注意居家心脏健康的监管监测以减少心梗发作的风险。

■延伸阅读

糖尿病人要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1.正常人预防心梗:饮食上要做到低盐、低脂,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吸烟,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保持心态平衡;40岁以上每年要检测一次血脂,做一次身体检查。

2.已患有冠心病的人预防心梗,防心肌梗死主要是控制好发症诱因:第一血糖肯定要控制好:空腹血糖应<6.1毫摩尔/升,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老年人可适当放宽;其次就是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再次就是要控制好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未合并动脉粥样硬化≤2.6毫摩尔/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毫摩尔/升,女性>1.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TG)< 1.7毫摩尔/升;接下来就是要控制好体重,不要肥胖 ,因为肥胖是万病之源,也是三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