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防治>
市美丽舟山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2023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 07- 17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功能区管委会,市级有关单位:

《舟山市2023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市美丽舟山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办公室

2022年5月29日






舟山市2023年“五水共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五水共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提升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打造美丽浙江市域标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立足舟山实际,着力补短板、立标杆、谱新篇、绘画卷,以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为核心,持续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深化战、巩固提升战,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推进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二、总体目标

水环境质量全面巩固提升,水生态健康有效改善,确保临城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考核要求,6个省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83.3%,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巩固,城乡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5年)》,推行《浙江省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技术规范》,高标准完成1个省级标杆示范工业园区、5个标杆镇(街道)建设。对已建成的县(区)、镇(街道)“污水零直排区”实施提质增效,巩固提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质量。(具体牵头单位及责任单位见附件,下同。)

(二)深入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

全面落实断面水质达标任务,实现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面达标。迭代升级“美丽河湖”建设,高质量建设省级美丽河湖2条、水美乡镇2个,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6公里。深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10条以上河道提升改造。深化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12公里。持续开展找短板寻盲区查漏洞挖死角专项行动,着力优化涉水问题发现机制,守住治理成果。

(三)着力增强城乡污水处理能力。

按照总量平衡、适度超前的原则,优化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布局,平衡发展各地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新改(扩)建2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和2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持续开展城镇雨污分流管网更新改造,推进合流制管网雨污分流,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0公里,雨水管网5公里。理顺污水管网建管体制,开展市政污水管网系统排查整治,强化标准化运维管理,加快推进污水管网数字化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处理设施终端建设改造和标准化运维,开工新建改造处理设施28个,标准化运维520个。

(四)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加快推进农业投入品精准管控,迭代升级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等技术。完成农作物取土测土250个,推广配方肥0.27万吨,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3万亩。新建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1条。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加快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强化海水养殖环境整治,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优化养殖空间布局。

(五)切实抓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

打好近海海域综合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广“海上环卫”机制。建立健全海洋塑料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广“海洋云仓”应用,推进岸滩环境整治,开展清洁海滩行动。强化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持续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总磷浓度控制,严控陆源污染入海。深化美丽海湾、蓝色海湾建设,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进一步强化船舶污染物接收、转移和处置,持续深化船舶水污染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船舶水污染物违法排放行为。增殖放流海洋水生生物6亿单位。

(六)着力解决防洪排涝薄弱环节。

持续推进海塘安澜千亿工程,新开工9公里,消除水库水闸渗漏和河段堤防渗漏滑坡等病险隐患,加固病险水库8座,整治山塘9座。新建声光电设备5套,新建山洪关联测站3座,新(改)建水文测站3座,升级改造灌溉泵站11座。提标改造雨水管网5公里,雨污分流管网5公里,清淤排水管网1000公里,实施3处易涝积水点治理工程。

(七)持续提升保供抓节效能水平。

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坚决保障饮用水安全,持续保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加快提升饮用水卫生监测覆盖面,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和海水淡化设施,科学实施引水工程,推进嵊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建设。岱山新建4万吨/日水厂1座。持续推进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全年完成改造80公里。

(八)持续优化河(湖)长制。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河湖长制工作的统筹协调,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完善履职评价与考核机制。开展4条重点河湖健康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推进平台+科技建设,实施数字化管理平台和无人机、无人船等高科技设备监管,实现高效高质治理。大力推广“绿水币”制度,推进民间河长及河湖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拓展社会治水力量。

(九)全面推动“五水共智”数字化建设。

全面推进治水数字化改革,突破创新,互相融合,数字化治水建设和应用覆盖所有县(区),大力提升治水效能。推广实施智慧河湖湾滩管护应用场景建设,基本构建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统一管理、统一决策指挥的治水大脑平台,构建风险预警、问题发现、处理处置闭环管理系统。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治水办要动态跟踪指标任务和项目进展情况,紧盯问题不足,补齐短板弱项,培育特色亮点,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全面推动我市“五水共治”工作更上新台阶。

(二)抓好统筹落实。各级治水办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导落实的作用,构建密切配合、协调共振的工作格局,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细化落实。相关责任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要求,倒排进度计划,抓好组织落实。

(三)加强要素保障。加大对“五水共治”碧水行动重点任务、重点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国企平台、社会资本参与项目投资,创新和推广第三方治理新模式。积极推广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技术,加大无人船、无人机等智慧化巡河监管手段应用,提升巡河效能。

(四)加强督导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将“五水共治”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县(区)、功能区和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年度综合考核。持续深入“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强化日常督促帮扶,构建所有问题入库,分级整改落实,严格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推动问题有效整改,全面提升治水成效。

(五)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围绕“五水共治”各项工作,以典型案例、实践窗口、主题文化、亮点精品为抓手,展开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充分解读政策措施,细致描绘目标愿景,形成宣传热潮,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五水共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2023年度“五水共治”工作重点项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