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防治>
舟山市“五水共治”工作动态2023年第15期
发布日期: 2023- 08- 03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本期导读

▲ 市治水办调研督导定海区省控断面水质提升工作

▲ 定海区开展城区连片水系美丽河湖建设

▲ 岱山县稳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

▲ 枸杞乡:“海上环卫”护航蓝色海湾

▲ 西溪岭水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市治水办调研督导定海区省控断面水质提升工作


7月18日,市治水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洪志标率市治水办、局水和海洋处相关人员赴定海区,调研督导省控断面水质提升工作。

定海城关河德行桥断面系我市6个省控断面之一。目前,基本能达到水功能区水环境考核目标Ⅳ类水质要求,但仍存在水质不稳定、易反弹的现象。同时较优于Ⅲ类水质比率100%的高质量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今年5月,水质为V类,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类别。

根据调研安排,市治水办一行与定海区治水办及生态环境分局、区城管局等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座谈。定海区治水办介绍了新河治理和德行桥断面整治提升相关情况。今年以来,定海区围绕新河治理共确定了80个整治项目,逐月调度晾晒,点面结合,扎实推进新河周边区域整体改造和截污纳管工作。洪志标对定海区治水办以项目化清单形式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强力推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洪志标指出,要从根本性、源头性加以整治,加大推进整个城关河水系的治理力度;要“软硬兼施”,在积极推进厉行整改的硬措施的同时,要谋划考虑好整个水系生态化修复,提升河道自净能力的软举措。各部门要加强协同、定期谋划、主动出击,切实做好河道水环境保障工作,全面改善定海区水环境质量。                                  

(市治水办)




定海区开展城区连片水系美丽河湖建设


近年来,定海区在城区防洪排涝三年行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河湖治理体制机制,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质量,以“一河一特色一亮点”、“一河一景一文化”为思路积极开展定海城区连片水系美丽河湖建设,实现美丽河湖与全域旅游无缝对接、同步推进。

定海城区连片水系由新河、城东河、洋岙河、解放河、城关河5条河道组成,总长约9.5公里,水域面积约14.11万方。定海中心片区排涝提升工程建设时,分别在新河、城东河和城关河上新建3座强排泵站,总设计排洪能力11.5万方/小时,增设总长3.8公里地下压力涵管,实现快速强排入海,河道强排能力较先前提升80%。此外,定海区还实施山腰截洪导流、水库分洪调水和城区管网畅水等综合措施,实现城区立体式的排涝布局,有效提升定海城区防洪排涝能力,解决定海城区内涝痛点,显著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同时,定海区还通过河道清淤、中水回用、岸坡整治等措施提升水环境、挖掘水文化,植入水科普,将美丽河道风光与当地文化特色有机融合。通过水环境治理、水景观打造、沿河景观绿化提升等措施,持续改善河湖环境面貌,逐步呈现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

下一步,定海区将继续积极探索河湖治理新路径,奋力打造安全生态宜居富民智慧的全域幸福河湖,助推“水利+旅游”、“水利+研学”等产业发展。              

(定海区治水办)




岱山县稳步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


为持续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深化战、巩固提升战,岱山县按照《岱山县“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规划(2022—2025年)》工作要求,今年继续实施 “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建设工程。

一是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全县上下高度重视“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工作,印发《关于下达2023年全县“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工作任务的通知》,确定岱东镇“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工程列为年度工作目标,投资680万元实施岱东镇市政雨污管网修复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改造系列工程。

二是稳步推进提质增效工作。岱东镇政府委托第三方完成建设区块雨污水管网的勘测排查工作,形成排查报告和问题清单;编制工程施工初步设计方案,明确“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目标、时间节点、职责分工等内容,建立验收标准;制定工程月度实施计划,确保提质增效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截止到7月底,提质增效项目已完成项目立项,进入工程招标。

三是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组建由乡镇、县属相关部门、第三方专家团队为成员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提质增效工作的组织、进度、质量、成效等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督查;把“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工作列入县“五水共治”年度重点内容严格考核,确保“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增效工程12月底前完工。

(岱山县治水办)




枸杞乡:“海上环卫”护航蓝色海湾


今年以来,枸杞乡全面落实“海上环卫”工作机制,以市政公司体制改革为架构、湾滩问题巡查和垃圾清运为重点,统筹推进枸杞全域美丽海湾建设。

一、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工作。借助乡市政公司体制改革,把分散在各村的沙滩保洁、海漂垃圾处理等职责,全部纳入市政公司管理范畴,实行公司化管理;成立“海上环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属地化管理,明确村一级职责;组建海漂垃圾打捞、湾滩问题巡查、垃圾清运处置三支队伍,实行第三方承包和公司内部分工相结合,实现乡域范围内的滩面、海面和海岸线保洁全覆盖。年初,乡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万,购买桶装车4辆,落实保洁人员7名,租赁海漂垃圾打捞船2艘。

二、强化日常巡逻,构建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常态化巡查监管制度,建立巡查工作日志,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协调湾滩保洁员和打捞船进行清理,实现闭环式管理。强化湾滩保洁队伍建设,按潮汐情况定时开展湾滩日常保洁,及时清运湾滩垃圾。截至目前,新购置巡逻电瓶车2辆,开展日常巡逻260余次,查获并拆解三无船舶10艘,日均清理海漂、湾滩垃圾超5吨。

三、开展专项治理,破解历史难题。针对每年5-6月份近海岸带定期发生的铜藻泛滥事件,乡政府组织开展走村入户,倾听渔民的意见建议,制定清理方案,定期对海面、滩面上的铜藻进行打捞清理。同时,发挥好党员、东海渔嫂以及石榴红少数民族等志愿服务团队作用,组织开展“净滩”行动。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项治理10余次,共投入资金16万元。

(嵊泗县治水办)




西溪岭水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西溪岭水库位于临城街道甬庆村,集雨面积1.14平方千米,总库容55.2万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灌溉的小(二)型水库。上游有村民居住,两侧有较多农村自留地,存在影响水库水质风险。新城管委会治水办通过多举措实施西溪岭水库综合治理工程,有效提升水环境质量。

一是加增设备提能力。实施西溪岭水库上游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项目,新建日处理能力100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从源头全面截污避免污染水入库。同时提高排放标准(地表四类水),解决了原农污湿地处理能力不足及排放标准不高的问题。

二是生态治理提水质。通过在面源污染区设置沉水植物拦截带,定期投放食藻虫、贝类、鱼类、微生物菌来恢复水库自身生态系统等方式对水库进行生态治理,解决了西溪岭水库多年来的蓝藻问题,提升了水库附近百姓的生活环境,同时避免了对下游水系的污染。

三是强化监管保长效。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做好一体化处理设施运维工作,长效管理,确保工作实效。自去年12月综合治理完成以来,一体化设备累计处理雨污水5000余吨,截至目前未出现蓝藻问题,治理成效显著。 

(新城管委会治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