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人民政府>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公共安全管理>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防治>
舟山市“五水共治”工作动态2023年第17期
发布日期: 2023- 09- 12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本期导读

▲ 我市召开全市治水系统主任会议

▲ 创新治理模式 舟山海洋塑料治理取得新进展

▲ 嵊泗县开展城区管网清淤工程 畅通城市“内循环”

▲ 新城全力推进河道管理范围界桩埋设工作

▲ 简讯一则






我市召开全市治水系统主任会议


9月8日上午,市治水办召开全市治水系统主任会议。市治水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洪志标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区)、功能区治水办专职副主任,市治水办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各县(区)、功能区专职副主任逐一交流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市治水办各业务组组长、专职副主任就相关业务工作作经验交流,给予指导意见。分管领导就下半年重点工作开展部署,力争在年度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洪志标强调,一是提高战略,拉高标杆。坚决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对标对表,研读考核细则,持续抓好“五水共治”各项工作,确保完成治水任务,为打造美丽中国海岛样板贡献治水力量。二是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紧盯当前治水工作存在的重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程,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做好源头治理。既要借助数字平台发现问题,又要追根溯源分析问题,更要标本兼治解决问题,强化“找寻查挖”闭环整改。三是齐抓共管,增强合力。要抓督查力度,督促各县(区)、功能区真运维、重实效,定期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要抓沟通交流,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共绘治水蓝图;要抓宣传实效,定期开展网格走访、送戏下乡等活动,宣传节水知识,营造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                        

(市治水办)




创新治理模式 舟山海洋塑料治理取得新进展


“弃置渔具”是海洋垃圾中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致命危害的一种海洋塑料。为做好弃置渔具的减量、治理工程,2021年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开展了为期两年的《舟山岱衢洋-中街山渔场弃置渔具减量及防治项目》课目研究。

一、完成项目调研工作,提供决策参考。编制详细的调查行动方案,对长涂镇71艘捕捞渔船,10余位捕捞船长、10余位渔嫂开展社情调研,获取多方利益主体的愿景与共识信息。组织“蓝天救援”、“无境深蓝”等合作伙伴五次赴中街山岛礁渔场水域开展水下弃置渔具真实情况调查行动,形成调查报告2份,调查纪录片2部,为制定海底垃圾治理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指导意见》中正式写入“支持废弃渔具回收利用,鼓励可再生渔具生产”,废弃渔具回收利用工作纳入国家政策导向。

二、加强弃置渔具回收利用,推动面源减量。动员渔民积极参与弃置渔具回收再利用路径探索行动。联合国内先行从事海洋塑料无害化处理循环利用的环保科技企业及渔用太阳能灯标研发企业,到渔村举行“海洋塑料”低温裂解回收再利用宣导演示会及碳性灯标电池回收替代座谈等活动,共同推进面源减量宣传与传播行动,加速海洋塑料前端回收及后端绿色利用步伐。2022年度,项目累计回收海上渔用废旧电池2.54万节、废旧蟹笼1.49万只、废塑料瓶2.73万只,塑料雨衣裤、包装袋及其他垃圾11吨;同时,推广应用太阳能替代渔用灯标600余盏,推进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三、提升社工工作能力,探索社区参与新模式。举办3期培训活动,通过理论讲解学习与实践指导,提升社区志愿者骨干参与弃置渔具减量、回收、替代等终端维护工作的业务技能及管理能力。针对社区组织当下存在的问题,通过理顺渔业合作社、渔嫂协会、专职社工、志愿者骨干等多方面关系,以东海湾渔业合作社为试点,总结出一套由“产业主体授权主导,运营主体组织实施,专职社工统筹负责,志工团队配合协同”的海洋塑料(弃置渔具)治理模式,并进一步探索通过对行政资源、技术手段、工作机制的有效匹配,实现社会组织高效参与海洋塑料(弃置渔具)治理的目标。

下一步,舟山市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将继续完善推广推进案例内容,联合头部机构及行业头部企业,在提升海洋塑料治理的市场化程度方面寻求新突破。

(绿色海洋生态促进中心)




嵊泗县开展城区管网清淤工程 畅通城市“内循环”


为扎实做好城区排水防涝工作,确保排水管道畅通,连日来,嵊泗县组织开展菜园城区雨污水管网清淤整治工作。

一是全面勘察定方案。对云龙路、景海路、望海路等道路管道进行勘察排查,全面了解排水系统状况,统筹规划管网清淤方案、科学安排清淤时间,实行分段实施、错时清淤、随清随运等措施,尽量避开交通高峰,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安全进行。

二是打通堵点保通畅。采用“全面疏通与重点疏通”“机械清淤与人工清掏”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管网堵塞部位,利用高压清洗车、吸污车进行逐段清淤。并通过管道机器人、潜望镜等专业检测设备对排水管道、检查井进行内窥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管道直径、长度、管道材质、管道破损情况,检测报告将作为后续管网维护和改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此次工作共计完成污水管网清淤检测5公里。

三是后期运维保长效。一方面严厉打击任何单位和个人向雨水收集口、污水管网排放或者倾倒垃圾行为,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鼓励市民参与排水执法工作。另一方面安排专人定期对区域内的管道表面及排水井盖等附属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做到常管长效。                         

(嵊泗县治水办)




新城全力推进河道管理范围界桩埋设工作


河湖划界是加强河湖管理和水域岸线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和界桩埋设工作,有利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河湖资源管理体系,对于推进新城河长制工作,明确河湖管理保护范围,进一步开展河湖“清四乱”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7月初,新城全力推进河道管理范围界桩埋设工作。整个新城区域河道共埋设界桩359个,界桩采用PVC材料,尺寸150*150*1200mm,地面高800mm,埋深400mm。此次共涉及河道67条,长度69.64公里,水域面积1.52平方公里。目前整个界桩安装工程已经全部完工。

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水环境保护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切实保障了新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助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新城管委会治水办)




简讯一则


◆舟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找准“三个点”,全力推进“找寻查挖”。一是找准“切入点”排查更彻底。以河道排口为切入点,聘请专业团队对区内河道排口进行排查,通过沿河步行、乘船等方式对每个排口进行精细化排摸,通过对企业雨水排口检查,针对性地发现问题。二是找准“突破点”整改再加快。发现问题后及时追踪溯源,利用管道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研究,能解决的马上解决;难解决的,找准“突破点”,明确整改方案,限期解决。三是找准“关键点”成效愈巩固。建设智能监控系统,实施智慧管理,找准数据“关键点”,通过废水总排口在线监测、雨水排口监测、微型水站、浮标站等设施,实现全水域监测管理,实时查看园区河道和企业雨水排口的水质,对园区环境应急事件进行及时的判断,做好超标数据的应急响应。             

(高新区管委会治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