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应急管理> 预警信息>
舟山市2024年5月传染病预警公告
发布日期:2024-05-30 来源:市疾控中心 访问次数: 字号:[ ]

五月,繁花似锦,绿荫如海,春光正好,不少小伙伴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拥抱春日、放松身心了,但是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细菌病毒活跃。结合近期及既往我市传染病发病情况,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应重点注意手足口病、百日咳,出门谨防被猫、狗等动物咬(抓)伤,野外劳作或游玩时要防止蜱虫、蚊子等叮咬。

一、易发疾病

本月重点关注手足口病、百日咳、狂犬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预防。

二、疾病识别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手掌、脚掌出现斑丘疹及疱疹等症状,如出现持续高热、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二)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典型的百日咳病例,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周后,出现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伴有鸡鸣样声音,咳嗽夜间加重,可伴有呕吐。该病病程较长,可持续2—3个月的咳嗽,故称为“百日咳”。

(三)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狂犬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侵入人体,常见的方式是被发病动物咬伤或抓伤。狂犬病潜伏期相对较长,大多为半年以内,一般为1-3个月。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会感到原暴露部位异常或刺痛,接着出现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症状,随后发生瘫痪、昏迷,一般在发病四五天内死亡。

(四)虫媒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蜱虫叮咬是引起该病的主要途径,直接接触危重病人的血液也会导致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可伴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36小时内升至39-40℃。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三、易感人群

手足口病:

感染对象主要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身体衰弱的人、老年人和孕妇。

百日咳:

各年龄人群均可见发病,其中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狂犬病:

人群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流浪猫(狗)爱心人士尤易遭感染。

虫媒传染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主要为到非洲、东南亚、南美等赤道附近国家和地区的旅行和商务人群。

四、防控要点

0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婴幼儿用的碗筷和奶瓶要经常消毒,也推荐接种预防EV71病毒的手足口病疫苗。

02学校、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等措施。加强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和日常消毒。正确指导学生、幼托儿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03科学管理宠物,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不要随意遗弃。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它们,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04外出到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提倡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外出旅游、商务人员,特别是前往非洲、东南亚等国家者,做好日常防蚊灭蚊措施;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境外旅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