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舟山市教育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规划计划> 工作计划与总结>
索引号 001008009005004/2024-197091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与总结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24-06-0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中共舟山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舟山市教育局2024年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4-06-04 来源:市教育局 访问次数: 字号:[ ]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打造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改革先行市的起始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决策部署,聚焦实现“浙里优学”愿景、擦亮“品学舟山”品牌、建设“海岛教育现代化示范市”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教育创新策源和社会服务能级,用心用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突出政治建设,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坚定不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机制,通过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新教师“第一课”制度,组织开展系统培训、宣讲巡讲、理论研究、实践推动等,推动教育系统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健全完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市委教育工委综合协调机制,坚决落实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履行教育职责报告制度、联系学校制度,确保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有效落实。突出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加强党外干部培养。

2.推动大中小学党建提质。全面实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和党政协调运行机制,配齐配强党组织班子,党委(党总支)学校书记、校长分设全部调整到位。按照“标准化、品牌化”要求,大力推进大中小学党建工作,出台学校党建品牌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中小学校对标开展规范化建设和示范性党组织选树,支持市属高校参加省级“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评选与建设,推进中高职院校党建联建和民办学校党建联建。压实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制定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加强对教育系统网络新媒体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落实各高校和中小学校定期开展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排查,严格落实论坛、讲座、报告等审批制度,切实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3.抓细抓实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党委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责任清单》,定期听取“一把手”述责述廉汇报,定期对学校(单位)班子成员进行廉政提醒谈话。推动“清廉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与时俱进,提升示范性和引领力,积极申报省级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和省级“清廉学校”示范校,组织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创新案例征集,持续打造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清廉学校”建设样板。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完善落实学校“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制度,加强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发挥巡察、审计、会计集中结算等“闸门”作用和风险提示清单提醒防范作用,一体推进“三不腐”。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性纪律教育,强化廉洁从业、廉洁从政、廉洁从教。

二、落实五育并举 ,提升素质教育内涵质量

1.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实施《舟山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突出德育工作“首位战略”,增强正面管教和成长导师实效,加强中小学德育品牌培树。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统筹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国家思政课统编教材,重点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列行动,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程体系,发挥一体化基地联盟作用,为全省提供舟山“岛链”建设样本。加强全市校园文化建设,以构建“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新样态为抓手,推动各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展示月”系列活动,让每所学校都能凝炼独特的文化气质。高质量完成省优秀乡贤地方专题教材《一代通儒黄以周》(小学版、初中版)编写、送审及试教工作。出台《舟山市青少年学生“爱阅读”读书实施方案》,开展爱读书行动,加快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读活动,打造“一地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系列语言文字品牌。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打造一批儿童友好示范学校。

2.升级身心健康工程措施。加强部门联动创新,深化落实关心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若干措施六大工程。扎实开展校园普惠性全民综合素养提升工作,落实校内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和快乐课间十分钟,广泛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艺和科技系列赛事活动,大力推进足球特色学校发展,继续开展脊柱健康筛查、明眸亮睛等行动,争取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70%。加强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深化劳动实践教育,制定落实学校劳动教育清单,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职普融通模式。设立市级职业教育体验基地,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和体验。加强法治教育。深化“润泽心灵”工程,加快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体系,提高2912345心理热线和市青少年心理发展辅导中心服务效能,75%的县(区)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中心,规模千人以上小学和所有初高中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畅通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联动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风险预警、危机化解等机制。开展校园食堂提升行动,全面建立学校食堂规范化管理制度,提高学生伙食费“入口率”,构建教师家长“每日陪”、社会各界“随时查”、代表委员“进校督”、智慧餐饮“全面用”的立体化校园食安智治共治新格局。

3.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推动构建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加大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力度,组织好“家庭教育宣传周”“家庭教育专家进学校”等活动,推出一批家庭教育优质课程。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力争中小学示范家长学校占比达到45%以上、数字家校实现全覆盖。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团队,落实家访制度。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以及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开展重点指导和个案帮扶。

三、加大优质供给,加快推进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1.加快学校建设与布局优化。实施《舟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建设布局规划(2022—2025年)》,完成7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4740个(按完工计)。撤并海岛小规模学校4所、低端民办学校(幼儿园)4所。开展随迁子女“读好书”改革,稳妥有序做好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退出服务或转公工作,确保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0%。制定新一轮中职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优化方案,推动新建中职学校和现有中职学校形成错位发展、聚焦主业、动态调整的专业布局。明确勾山区域新建高中办学定位。建立并稳妥实施民办薄弱幼儿园退出机制。平稳做好学区划分工作。

2.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加大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攻坚力度,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省评和国评通过率分别达100%和75%。深入实施发展学前教育第四轮行动计划,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省二级及以上在园幼儿占比达93%。完善幼儿园片区化管理、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更加突出保教质量提质创优,提高幼小科学衔接的有效性。稳控幼托一体化实施面,推进托幼集成服务体系建设,研制出台幼儿园托班管理指南、规范教养方案,依托幼托一体化研究指导中心提高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推动同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价收费。

3.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攻坚力度,力争到2024年底全市省评和国评通过率分别达100%和75%。推动名校集团化、多跨教共体建设发挥实效,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城乡教共体占比达100%,岱山县全域开展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省级试点建设。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稳妥落地中考全省统一命题新政,完善体育中考政策。

4.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强基培优。实施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新课程四类样本建设为抓手,打造思维课堂,建立共研提质、作业增效、资源共享等机制,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整体质量。深入实施“县中崛起”行动计划,通过整合课程、教学、评价、资源配置等方式推进县中多元化特色发展,实现公办普通高中与市外优质高中“一对一”结对全覆盖。建立小初高科创新苗跨学段合作培养长效机制和甬舟联赛机制,巩固和提高学优生培养成效。完善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招生方案。

5.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高质量普及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基础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和信息技术等相结合。深化特殊教育市域一体化服务机制和甬舟特教高质量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加强市、县(区)、校三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合理控制送教上门比例。推动市特殊教育学校向孤独症儿童扩面,积极创建省特殊教育现代化学校。

6.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实《舟山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扩大石油化工类、临港制造类专业招生规模,适当增加养老服务方向人才培养规模,缩减就业对口率低的专业招生规模。扩大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争取中高本一体化和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扩大“职技融通”试点专业,深化区域中高职一体化省级试点建设,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占比达50%以上。积极申报中职“双优计划”建设项目。落实《舟山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攻坚任务清单》,培育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4个、市级产教融合项目10个以上,争取获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县域产业学院等省级产教融合项目。争取中职“面向人人”竞赛成绩保持在全省中上水平、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有新突破。

7.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出台实施《舟山市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及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建设行动计划,配套制定实施《舟山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管理办法》《舟山市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定期牵头调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与浙江海洋大学开展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校地合作典范。加强高校学科和专业群建设,支持推进“海洋技术与工程”特色交叉学科和以“海洋科学”学科为核心的一流学科建设,推进申博“一号工程”;支持高职院校完成“双高”建设终期验收,谋划实施新一轮“双高”建设项目。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推进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舟山渔业育种育苗科创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和“浙石化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增国家级人才5人以上;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硕博生教师比例。支持高校开放办学,办好丝路学院,新增中外合作项目2个以上,留学生规模达到150人左右。完善《在舟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度评价办法》,毕业生留舟率达到25%。推动高校在“三个一号工程”实施、“三支队伍”建设中取得实效。

8.加快终身教育发展。健全完善全市开放大学治理体系,提升办学质量,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建好用好“舟惠学”平台,为市民提供可及有感便捷的终身教育服务。加强现代化社区学校建设,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新增市级老年教育优质(示范)校4所、市级及以上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6个、市级及以上学习型社区4个,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实现全覆盖,村(社区)老年学堂覆盖率达到30%。进一步扩大新区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万名家长进家校”活动、老年教育实体化办学和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等五大教育惠民实事工程的品牌影响力,全年完成培训10万人次以上。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完成老年智能技术培训3万人次。持续提升普惠性人力资本水平,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200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5500人,开展32学时及以上职业教育培训10000人。

四、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1.实施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改革。积极争取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改革省级试点,制定实施《舟山市推进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四大差距,推进市域教育基础设施布局一体化、“两县”和省现代化学校创建、海岛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一体化、随迁子女同城优学、薄弱幼儿园退出等重点任务,主动向上对接争取省级支持事项清单,推动机制创新、政策实施和项目落地,加快打造符合海岛特色的“1+4+N”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力争公共教育服务一体化指标水平走在全省前列。制定出台《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落实小学1500元/生·年、初中1700元/生·年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将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推进学生资助标准市域一体化,落实学前教育资助生免伙食费政策,推动落实新学年高中段学校资助生免中餐费、免住宿费和校服费政策。

2.持续深化“双减”集成改革。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办法,优化课程建设,注重学段衔接,落实因材施教。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推动“让课堂发生改变”专项活动走深走实。统筹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全面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多维度探索和实践“双减”背景下的学生成长评价体系。持续做好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改革、中小学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等工作,营造科学评教良好氛围。 持续强化作业管理,注重“调结构、提质量”,形成校本化高质量作业管理体系,促进“作业晾晒”见行见效。持续优化课后服务,合理利用校内外服务资源,增加体艺活动、科学探究、劳动实践、班团队活动等服务内容,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治理,开展校外培训清朗专项行动,加强《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宣传教育,健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体系,持续高压整治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加快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国平台全面纳入、监管银行全面接入、预收费全流程监管。

3.深化教育督导工作。完善督政、督学和教育评估监测“三位一体”机制,做好“两县”和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基础教育发展生态、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等省级监测,“双减”、规范办园等常态督、综合督和专项督工作,督促攻坚教育重点难点,争取新创10所以上省现代化学校、保持现代化学校比例全省前三、省现代化普通高中实现零的突破,“两项监测”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五、突出智治善治,提升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

1.发挥数字化改革引领作用。实施《舟山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共享数据治理为切入点,提高市教育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使用效能,推动部门端和学校端的使用。找准数字教育发力点和突破点,推进人工智能试点校、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校)、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实验区、未来乡村学校、职业教育智慧教育标杆校试点单位建设,形成一批“示范引领、复制重构”的海岛智慧校园建设案例。

2.深化平安校园建设。聚焦平安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坚决管住关键时段、重要阵地和重点对象,维护校园政治安全、和谐稳定。强化源头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和安全教育,加强寄宿制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消防以及食堂、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安全管理,持续巩固暑期防溺水成效,守牢“平安校园”阵地,5A级平安校园达65%以上。迭代完善全市校园大平安机制,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一件事”改革,不断改善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提高在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师生心理危机事件等涉校涉生极端事件的防范、预警和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完善教育宣传、调查研究、舆论引导机制,发挥评议员作用,立体化宣传“品学舟山”建设进展和成果。稳妥做好考试招生、学区划分、学校撤并退出等工作。

3.健全信访维稳工作体系。调整完善局校两级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信访制度,规范信访处理流程,形成分级负责、密切协同、专业高效的信访工作机制,确保信访事项按时按质办结,进一步提高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加强信访矛盾早期排查研判,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探索实施家长沙龙、校长接待日等校领导定期交流接待机制。探索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督学、法律顾问以及其他市级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重大信访问题化解机制。

六、推进尊师强教,加快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思想铸魂、信念强师,出台落实惠师关爱礼包,实质性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大力做好第40个教师节系列庆祝活动,加大氛围营造和典型培树力度,积极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落实学校党组织书记抓师德师风工作责任,学校党委会(党总支会议、党支部会议)每学期研究师德师风工作至少一次。继续用好“三张清单”,健全师德师风日常教育、违规查处、结果应用闭环管理体系,落实教师入职查询机制,持续整治有偿补课等师德违规行为,严格实行师德承诺制和一票否决制,强化典型案例通报。

2.优化教育引才留才环境。强化与重点高校的联系合作,探索优秀毕业生招聘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抢前抓早新教师招聘黄金期,借力到岗补助政策,加大优秀人才招引,探索名特优校长教师和竞赛教练柔性引才新路径及分类设岗招引模式。积极争取省对我市正高级教师推评、定向委培、银龄讲学计划等新的政策支持。

3.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实施名优教师攀登计划,健全名师、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后备人才、青年教师、新教师、校(园)长分层融合培养机制,深化“三名两新一中坚”教师专业梯队培养和名优教师“誉后培养”。开展全市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月活动,分层分类举办“教学研培创”系列活动,提高教书育人能力。建立市域一体化教研训体系,增强市级引领作用,统筹优化市、县级的教科研队伍配置;提高教科研质效,继续做实岛城共研、线上共研、名师送教;争取省里支持舟山完善省市县教研员联系制度。拓宽研究生合作培育渠道,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研究生学历(学位)。

4.深化教师管理机制改革。争取市域编制一体化,继续统筹使用县(区)编制,探索基于实际的教师编制配置标准,确保满足小规模学校办学需要。制定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方案和三年评审计划,并完成新一轮聘期首次全员聘任和职称评审工作。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县管校聘、师资储备周转、职称评审、教师评价制度等改革,调研设置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职称和评优评先荣誉的特设岗位,加大乡村教师和薄弱学校扶持力度。优化退休教师服务管理。